<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明籠的詩詞(595首)

    81 《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 唐·劉禹錫

    高人必愛竹,寄興良有以。
    峻節可臨戎,虛心宜待士。
    眾芳信妍媚,威鳳難棲止。
    遂于鼙鼓間,移植東南美。

    82 《桃源行》 唐·劉禹錫

    漁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
    拖綸擲餌信流去,誤入桃源行數里。
    清源尋盡花綿綿,踏花覓徑至洞前。

    83 《吐綬鳥詞》 唐·劉禹錫

    越山有鳥翔寥廓,嗉中天綬光若若。
    越人偶見而奇之,因名吐綬江南知。
    四明天姥神仙地,朱鳥星精鐘異氣。

    84 《和樂天鸚鵡》 唐·劉禹錫

    養來鸚鵡觜初紅,宜在朱樓繡戶中。
    頻學喚人緣性慧,偏能識主為情通。
    斂毛睡足難銷日,亸翅愁時愿見風。
    誰遣聰明好顏色,事須安置入深籠。

    邊疆地名民族組詩

    85 《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唐·劉禹錫

    昨日看成送鶴詩,高籠提出白云司。
    朱門乍入應迷路,玉樹容棲莫揀枝。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
    三山碧海不歸去,且向人間呈羽儀。

    86 《和樂天鸚鵡》 唐·劉禹錫

    養來鸚鵡觜初紅,宜在朱樓繡戶中。
    頻學喚人緣性慧,偏能識主為情通。
    斂毛睡足難銷日,亸翅愁時愿見風。
    誰遣聰明好顏色,事須安置入深籠。

    87 《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唐·劉禹錫

    昨日看成送鶴詩,高籠提出白云司。
    朱門乍入應迷路,玉樹容棲莫揀枝。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
    三山碧海不歸去,且向人間呈羽儀。

    88 《和東川王相公新漲驛池八韻》 唐·劉禹錫

    今日池塘上,初移造物權。
    苞蔵成別島,沿濁致清漣。
    變化生言下,蓬瀛落眼前。
    泛觴驚翠羽,開幕對紅蓮。

    89 《歷陽書事七十韻》 唐·劉禹錫

    一夕為湖地,千年列郡名。
    霸王迷路處,亞父所封城。
    漢置東南尉,梁分肘腋兵。
    本吳風俗剽,兼楚語音傖。

    唐詩三百首黃河邊塞

    90 《答盧仝結交詩》 唐·馬異

    有鳥自南翔,口銜一書扎,達我山之維。
    開緘金玉煥陸離,乃是盧仝結交詩。
    此詩峭絕天邊格,力與文星色相射。

    歸隱頌揚抒懷壯志未酬

    91 《道州途中即事》 唐·呂溫

    零桂佳山水,滎陽舊自同。
    經途看不暇,遇境說難窮。
    疊嶂青時合,澄湘漫處空。
    舟移明鏡里,路入畫屏中。

    母親離別

    92 《石淙(一作五淙十首)》 唐·孟郊

    巖谷不自勝,水木幽奇多。
    朔風入空曲,涇流無大波。
    迢遞徑難盡,參差勢相羅。
    雪霜有時洗,塵土無由和。

    93 《北郭貧居》 唐·孟郊

    進乏廣莫力,退為蒙籠居。
    三年失意歸,四向相識疏。
    地僻草木壯,荒條扶我廬。
    夜貧燈燭絕,明月照吾書。
    欲識貞靜操,秋蟬飲清虛。

    94 《楚宮行》 唐·張籍

    章華宮中九月時,桂花半落紅橘垂。
    江頭騎火照輦道,君王夜從云夢歸。
    霓旌鳳蓋到雙闕,臺上重重歌吹發。

    95 《惱公》 唐·李賀

    宋玉愁空斷,嬌饒粉自紅。
    歌聲春草露,門掩杏花叢。
    注口櫻桃小,添眉桂葉濃。
    曉奩妝秀靨,夜帳減香筒。

    96 《榮華樂(一作東洛梁家謠)》 唐·李賀

    鳶肩公子二十馀,齒編貝,唇激朱。
    氣如虹霓,飲如建瓴,走馬夜歸叫嚴更。
    徑穿復道游椒房,龍裘金玦雜花光。

    97 《大觜烏》 唐·元稹

    陽烏有二類,嘴白者名慈。
    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
    飲啄頗廉儉,音響亦柔雌。
    百巢同一樹,棲宿不復疑。

    98 《臺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呈損之兼贈周兄四十韻》 唐·元稹

    憶在開元館,食柏練玉顏。
    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李生隔墻住,隔墻如隔山。
    怪我久不識,先來問驕頑。

    99 《臺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呈損之兼贈周兄四十韻》 唐·元稹

    憶在開元館,食柏練玉顏。
    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李生隔墻住,隔墻如隔山。
    怪我久不識,先來問驕頑。

    100 《春月》 唐·元稹

    春月雖至明,終有靄靄光。
    不似秋冬色,逼人寒帶霜。
    纖粉澹虛壁,輕煙籠半床。
    分暉間林影,馀照上虹梁。

    * 關于明籠的詩詞 描寫明籠的詩詞 帶有明籠的詩詞 包含明籠的古詩詞(5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