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明喻的詩詞(118首)

    101 《某偶為木犀有賦遂別駕諸丈光和盈軸因惟晉以》 宋·魏了翁

    澹云明露立蒼蒼,不識從來聲利場。
    晉士羽浮輕興喻,唐人承誤轉周章。
    高談天上兔蟾影,卑擬人閒龍麝香。
    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將榮進溷真芳。

    102 《汲齋吟》 宋·王柏

    我有一泓水,清明如鑒開。
    妍丑自來往,曾不留纖埃。
    靜而涵萬古,動時濡九垓。
    人與我同得,是名為靈臺。

    103 《棣棠花》 宋·董嗣杲

    綠羅搖曳郁梅英,裊裊柔條韡韡金。
    榮萼有光傾日近,仙姿無語擊春深。
    盛傳覆弟承華喻,別紀遺恩芾木陰。
    晚圃甚花堪并駕,周詩明寫友于心。

    104 《代書寄奉蟾上人》 宋·釋智圓

    君居武康山,昔年我曾游。
    崎嶇松徑寒,冷落竹房秋。
    握手既歡笑,拂榻且相留。
    一駐十旬馀,旦夕樂清幽。

    105 《次韻謝資州侯巡撫》 宋·項安世

    學道或五窮,談兵有三顧。
    人情市門朝,世態狙公暮。
    坐令直躬人,稍作折腰步。
    侯郎器如此,可使終不遇。

    106 《古漁父詞十二首》 宋·王铚

    船子禪師意未平,萬波要喻境中情。
    魚寒不食清池釣,何處歸舟有月明。

    107 《送趙正夫使江東》 宋·孔武仲

    酌我一樽酒,送君千里行。
    青天連上黨,秋雁回汾并。
    戍壘鞠芳草,耕夫歌太平。
    庶獄須照膽,多士在提衡。
    暫往喻上意,還歸對承明。
    無為厭朝集,寂寞戀邊城。

    108 《仁壽縣治新開小軒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韻賦之》 宋·郭印

    淵明識琴心,徽弦總不具。
    興發時撫弄,悠然得真趣。
    杳然太古音,充滿一切處。
    吾今琴亦亡,至樂隨所寓。

    109 《妙空出示諸公詩卷次元韻》 宋·李處權

    已著芭蕉喻此身,木人花鳥豈知春。
    他家定自無生滅,此物何嘗有故新。
    美玉不羞論瓦礫,明珠終解照泥塵。
    相逢一笑空歸去,無語堪酬彼上人。

    110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十方法界至人口,法界所有即其舌。
    只憑此口與舌頭,祝吾君壽無間歇。
    億萬斯年注福源,如海滉漾永不竭。
    師子窟內產狻猊。

    111 《初九日夜月下聞蛙此物得水悅樂故鳴心事與農》 宋·舒岳祥

    平田展明湖,密林含宿霧。
    整冠對明月,天眼實汝顧。
    那敢醉謼號,袒跣縱箕踞。
    清心聽鳴蛙,勝與俗子語。

    112 《緣識》 宋·宋太宗

    鳳皇燕雀不同群,非類宜然信有聞。
    好景銷磨還爾夢,方知虛庭似浮云。
    閑吟比喻明如日,雅道留情舊曲墳。
    堪與言論誰是識,舜琴惠愛皷南薰。

    113 《緣識》 宋·宋太宗

    得道超凡圣,逍遙本是緣。
    群迷難解會,我且不虛傳。
    但信恒無斷,精窮用意專。
    審聰明譬喻,勿被俗情牽。

    11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虎龍本屬木,白虎作華池。
    水炎恒為則,陰陽造化遲。
    清心常積德,凡眼豈能知。
    君子聽吾喻,神明勿喑欺。

    115 《眉州禪僧一首》 宋·蘇籀

    吳蜀跨萬里,余老師非壯。
    勉哉令修行,手書勞四枉。
    性命吾基本,權譎初不尚。
    蕭條寂寞中,咄咄祛礙障。

    116 《校讎古史二首》 宋·蘇籀

    貌從周孔譏誣偽,臆斷詩書悉抵梧。
    悟鑒精明原本末,討窮商略較錙銖。
    所存偶免隨秦火,不喻遺忘笑漢儒。
    理勝凜然詞旨達,知音儻遇圣人徒。

    117 《次韻趙德載大監餞行之什》 宋·蘇籀

    君不見畢毛召芮強周宗,亮天不朽言行功。
    間平歆向漢人望,道宗孝恭唐治戎。
    一時入相九才杰,白賀胸中五色茸。
    圣朝舉親加束擢,封植教誘從元豐。

    118 《往日》 宋·蘇籀

    往日承平孰為裁,誠能俾乂固當諧。
    豈云小辯能回斡,際遇長才力洽該。
    大塊慘舒噓翕頃,元明迷喻唯阿開。
    斗南必有圓機士,安得一樽陳此懷。

    * 關于明喻的詩詞 描寫明喻的詩詞 帶有明喻的詩詞 包含明喻的古詩詞(1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