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明似的詩詞(3704首)
81
《巖間宴坐》 宋·舒岳祥
蛩泣草根露,鶴鳴松頂風。
標格既有異,音韻那能同。
我家水石村,圓月出中峰。
樵子時往還,野客多仙蹤。
82
《緣識》 宋·宋太宗
玄珠道在口中銜,未信前人明似鑒。
試問心田佯兀兀,可憐肌骨瘦巖巖。
樹影臨窗迷遠思,渴禽戀水復用攙。
煉得氣來身且健,日斜常望鶴棲杉。
83
《緣識》 宋·宋太宗
中秋夜,圓轉魄,東升慢上露先濕。
起清風,明似雪,薄衣階下寒泉滴。
隨且情,何豁達,五音罷去無蹤跡。
星稀斗暗一寬窄,桂華望處誰不惜。
84
《緣識》 宋·宋太宗
愛老及憐貧,逢迎善者親。
道高明似日,世有幾般人。
盛暑觀蚊蚋,窊魚探海津。
閑忙皆自得,冬去后知春。
86
《同臨津紀明府孤雁》 唐·盧照鄰
三秋違北地,萬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關塞葉初黃。
避繳風霜勁,懷書道路長。
水流疑箭動,月照似弓傷。
橫天無有陣,度海不成行。
會刷能鳴羽,還赴上林鄉。
87
《明月引》 唐·盧照鄰
洞庭波起兮鴻雁翔,風瑟瑟兮野蒼蒼。
浮云卷靄,明月流光。
荊南兮趙北,碣石兮瀟湘。
澄清規于萬里,照離思于千行。
93
《和李明府》 唐·駱賓王
傳聞葉懸履,飛向洛陽城。
馳道臨層掖,津門對小平。
霞殘疑制錦,云度似飄纓。
藻掞潘江澈,塵虛范甑清。
詎憐沖斗氣,猶向匣中鳴。
94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唐·李乂
玉輅尋春賞,金堤重晦游。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綿聯杞樹周。
烏疑填海處,人似隔河秋。
劫盡灰猶識,年移石故留。
汀洲歸棹晚,簫鼓雜汾謳。
95
《明妃曲四首》 唐·儲光羲
西行隴上泣胡天,南向云中指渭川。
毳幕夜來時宛轉,何由得似漢王邊。
胡王知妾不勝悲,樂府皆傳漢國辭。
朝來馬上箜篌引,稍似宮中閑夜時。
100
《贈岐山姜明府》 唐·李端
昨夜聞山雨,歸心便似遲。
幾回驚葉落,即到白頭時。
雁影將魂去,蟲聲與淚期。
馬卿兼病老,宋玉對秋悲。
* 關于明似的詩詞 描寫明似的詩詞 帶有明似的詩詞 包含明似的古詩詞(37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