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明似的詩詞(3704首)

    201 《石頭城遇盧明府丈》 宋·薛師心

    浮生蹤跡似浮云,把酒論交對夕曛。
    十載師門稱畏友,一朝吏事誦神君。
    口中高論人間少,名下宏詞海內聞。
    此會正當春色好,莫教邂逅手經分。

    202 《中運使寄酒清明日到以詩謝之》 宋·張孝純

    芳樽到日恰清明,似與嘉辰默計程。
    擬助林園延勝賞,肯容桃李落繁英。
    老來官爵渾無味,閒里杯盤卻有情。
    見說使車臨岱麓,倘能相過共飛觥。

    203 《題王叔明溪山圖》 明·陳汝秩

    前身定是王摩詰,黃鵠溪山似輞川。
    薜荔十尋懸綠樹,芙蓉千仞倚青天。
    長歌不用來招隱,閉戶當應疏草《玄》。
    怪底西風波浪惡,披圖莫上五湖船。

    204 《宿四明山心》 明·傳慧

    寂歷游仙處,塵寰隔斷霞。
    九溪流雪水,八月綻桃花。
    茅栗圓于彈,霜梨大似瓜。
    云南與云北,依舊作鄰家。

    205 《同陳景明林熙績賦得折梅寄遠》 明·董希呂

    故人別我音塵闕,兩見寒梅破香雪。
    悵望清飛官閣云,相思夢斷羅浮月。
    去年花落客辭家,今歲花開天一涯。
    水遠山長愁不極,思君千里寄梅花。

    206 《吳彥明秀樾堂》 明·顧觀

    出郭卜居何所似,杜陵浣花溪水頭。
    榿林吟風草堂靜,楠樹接葉茅亭幽。
    每從圖史慰岑寂,復有琴尊陪燕游。
    平生我亦愛清賞,他日訪君須買舟。

    207 《題華陽彭玄明所畫秋山圖》 明·劉崧

    我不識華陽彭煉師,見畫云山想句曲。
    數峰冥色入遙浦,六月泉聲動虛谷。
    紫霞樓觀當落日,似有幡幢出林木。
    海邊鰲首戴云紅,天際蛾眉拂秋綠。

    208 《擬薄帷鑒明月》 明·孫良器

    暈瀉深閨影,帷中悵獨眠。
    隔簾鉤并曲,入手鏡俱圓。
    初疑含薄霧,翻似拂輕煙。
    離別經秋暮,盈虧自歲年。

    209 《明月篇》 明·王廷相

    明月漾金波,盈盈隔絳河。
    桂殿飄香迥,兔宮丸藥多。
    七襄機冷停織女,九重簾卷顰嫦娥。
    嫦娥織女時同伴,天上人間愿相見。

    210 《春社前三日送兄惟明之淮南》 明·王寅

    山村賽社濁醪醇,分取余觴勸醉頻。
    弱柳初黃難系馬,嬌鶯新囀似留人。
    去程姑浦逢寒食,到日雷塘屬暮春。
    故舊相知如有問,長竿今已學垂綸。

    211 《四月一日曹常侍園看花同馮用韞葛仲明二館丈》 明·于慎行

    春紅盡向野亭開,萬綠輕陰鎖碧苔。
    獨有梨花能似雪,尊前半拂舞衣回。

    212 《謝明府宅觀妓》 明·周玄

    舞換綠羅衣,歌傾白玉卮。
    自矜謝公宅,勝似梁王池。
    云月弦中醉,天河曲外移。
    風流在茲夕,誰不道相宜。

    213 《獨酌試藥玉酒盞有懷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 宋·蘇軾

    镕鉛煮白石,作玉真自欺。
    琢削為酒杯,規摹定州瓷。
    荷心雖淺狹,鏡面良渺瀰。
    持此壽佳客,到手不容辭。

    214 《萬州太守高公宿約游岑公洞,而夜雨連明,戲》 宋·蘇軾

    蓬窗高枕雨如繩,恰似糟床壓酒聲。
    今日岑公不能飲,吾儕猶健可頻傾。

    215 《獨酌試藥玉滑盞,有懷諸君子·明日望夜,月》 宋·蘇軾

    熔鉛煮白石,作玉真自欺。
    琢削為酒杯,規摹定州瓷。
    荷心雖淺狹,鏡面良渺彌。
    持此壽佳客,到手不容辭。

    216 《明日復以大魚為饋重二十斤且求詩故復戲之》 宋·蘇軾

    漢廷九尺人,誰似老方朔。
    那將一寸金,令足三冬學。
    餉魚欲自洗,鱗尾光卓犖。
    我是騎鯨手,聊堪充鹿角。

    217 《萬州太守高公宿約游岑公洞而夜雨連明戲贈二》 宋·蘇軾

    肩輿欲到岑公洞,正怯沖泥傍險行。
    定是岑公悶清境,春江一夜雨連明。
    蓬窗高枕雨如繩,恰似糟床壓酒聲。
    今日岑公不能飲,吾儕猶健可頻傾。

    218 《西湖壽星院明遠堂》 宋·蘇軾

    十年不向此憑欄,景象依然一望間。
    龍蜃吐云天入水,樓臺倒影日銜山。
    僧於僻寺難為隱,人在扁舟未是閑。
    孤鶴似尋和靖宅,盤空飛去復飛還。

    219 《嵇紹似康(并引)?一作戲作賈梁道詩?》 宋·蘇軾

    .王凌謂賈充曰:“汝非賈梁道之子耶?乃欲以國與人。
    ”由此觀之,梁道之忠于魏也久矣。
    司馬景王既執凌而歸,過梁道廟,凌大呼曰:“我亦大魏之忠臣也。
    ”及司馬景王病,見凌與梁道守而殺之。

    220 《送季明府赴太平粹》 宋·戴復古

    人說陳胡蔡,合君為四賢。
    一廉官似水,三載吏無權。
    政自詩書出,民從教化遷。
    神明判事筆,一出萬人傳。

    * 關于明似的詩詞 描寫明似的詩詞 帶有明似的詩詞 包含明似的古詩詞(37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