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曠疏的詩詞(184首)
164
《書北山精舍壁》 明·袁凱
夙昔慕幽曠,中年值奔走。
及茲始知返,顧已成皓首。
茲為山水選,風氣固深厚。
崒嵂皆巘崿,綿邈盡林藪。
165
《渡溪水》 宋·張嵲
清溪寒不流,空明涵萬象。
連山倒景來,顧盼迷俯仰。
云浮潭底深,鳥度鏡中往。
悠悠寒藻疏,一一游魚上。
167
《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宋·劉宰
退之抗表出潮陽,高風萬世為美談。
衡開云氣偶然爾,浪占顯晦吾所慚。
皇華使者課第一,詔歸臺省陪朝參。
獻疏豈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168
《哭藝堂湯先生》 宋·劉黻
天地之性人為貴,四骸仁義一只具。
先生領之皇降初,繇稚及耆全故步。
深居獨觀昭曠原,學不師傳能自悟。
真貧不撓萬境融,實行已熟群□□。
169
《留題攬秀亭》 宋·孔武仲
平生愛湓浦,亦復思匡廬。
恨無謝公屐,日與佳景疏。
茲巖特曠快,一覽已有余。
驟雨過軒檻,清風來綺疏。
因懷騎鯨客,更欲凌空虛。
170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171
《和東海韻》 宋·陳宓
炎空欲暮赤云橫,何日秋風可抗衡。
盡卷疏簾通水氣,靜聽密罟得魚聲。
山開曠野天全見,人倚平欄夜自明。
衙鼓三通歸路近,歌眠猶念竹陰清。
174
《次韻金漢臣五城道中》 宋·方回
郊行胸次爽于秋,歲稔天寬百姓憂。
但有樵人歌隴上,永無廷尉望山頭。
最宜曠野開詩思,未覺他鄉動客愁。
想見霜林疏更好,綠陰時節憶曾游。
176
《和趙彥和祈晴》 宋·郭印
靈宇祈昭霽,還車已報晴。
高空開曠蕩,遠樹見疏明。
踴躍增行旅,歌謠遍耦耕。
今年書大有,香飯亦炊秔。
177
《西洨晚歸》 宋·李復
今日雨晴云出溪,疏林荒僻色愀凄。
杖藜出步洨水曲,白沙細草凈無泥。
漁人截流張巨網,擊水驚魚魚更迷。
兒童喜見魚網重,得魚貫柳畢提攜。
178
《還王天倪詩卷》 宋·李復
素尚躋遐曠,平生厭淺浮。
錦囊刀尺古,江渚蕙荃幽。
翹首孤云遠,疏林暮葉秋。
十年人不問,寂默老荒丘。
179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180
《野性》 宋·釋文珦
野性樂疏曠,從來厭風塵。
孤寒無所資,屈身隨眾人。
貴游棄疵賤,不能強相親。
蹉跎三十年,客路常清貧。
晚來歸山林,麋鹿為我鄰。
萬事不掛意,一一皆天真。
同流乃知此,難與俗子陳。
* 關于曠疏的詩詞 描寫曠疏的詩詞 帶有曠疏的詩詞 包含曠疏的古詩詞(1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