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時風度的詩詞(1524首)

    261 《大人生朝代諸兒五首以春風花草香為韻》 宋·項安世

    何物堪為壽,南華有大椿。
    根株天地遠,枝葉歲時新。
    十倍大彭國,百分清渭濱。
    周星八千度,才是一番春。

    262 《益睡》 宋·章甫

    主人欣然腰十圍,一官會計同游嬉。
    開軒環坐只圖史,錦囊富有驚人詩。
    邇來萬事不掛口,世情盡付鼻中吼。
    便腹無妨弟子嘲,著鞭未落少陵后。

    263 《睡起書懷時諸公相勉再出》 宋·裘萬頃

    北窗終日廢書眠,一枕清風直萬錢。
    云度茅檐輕冉冉,泉生石砌凈涓涓。
    不嫌雨腳花間注,要聽秋聲屋外傳。
    三徑初成吾欲老,幕中何用泛紅蓮。

    264 《縱步》 宋·趙汝鐩

    久雨厭人妨野步,幾時便得此番晴。
    到橋喚仆來相助,過寺逢僧約共行。
    籬落一團飛蛺蝶,汀洲數點立鵁鶄。
    農家竹裹深深住,風度茅檐紡織聲。

    265 《九月初四日大風雨近重陽無酒夜成二首》 宋·方回

    秋霖欲洗庾公塵,不管樓頭客恨新。
    塞雁又為江左客,菊花曾識晉時人。
    百年虛谷先生老,一紀嚴州太守貧。
    幾向客右度重九。
    苦無佳句答良辰。

    266 《竹鶴窺棋雪字韻》 宋·陸文圭

    秦馬投鞭江可竭,別墅從容謀已決。
    蘭陛小兒呼與棋,敵手不覺平時劣。
    青罔鶴詠走先聲,捷書上狀屐齒折。
    局中勝負俄今古,身后功名謾豪杰。

    267 《天竺謝竹心陳通判見訪》 宋·釋行海

    三十余年別剡川,一瓢分飲葛洪泉。
    當時玄度尋支遁,今日昌黎欠大顛。
    游宦石頭懷往事,傷心瓜步梗來船。
    蓋應借箸趨前列,北面風寒快著鞭。

    268 《頌古一百則》 宋·釋正覺

    九包之雛,千里之駒。
    真風度簽,靈機發樞。
    劈面來時飛電急,迷云破處太陽孤。
    捋虎須,見也無,個是雄雄大丈夫。

    269 《禪人發心干鐘乞頌》 宋·釋正覺

    木落空山霜,夜樓時一撞。
    隨風度林嶺,喚月到蘿窗。
    響應虛傳谷,聲飛不礙江。
    夢回天意曉,蝴蝶失雙雙。

    270 《和仲巽過度云嶺》 宋·蘇頌

    磴道青冥外,躋攀劇箭飛。
    朔風增凜冽,寒日減清暉。
    使者手持節,征人淚濕衣。
    此時仁杰意,心向白云歸。

    271 《次韻凌義山二首》 宋·楊公遠

    自憐老境漸侵尋,檢點頭顱雪旋深。
    無酒澆愁還獨嘯,有時得句但長吟。
    一天月色涵秋意,四壁蛩聲惱客心。
    好是夜涼清似水,蕭蕭風度古松林。

    272 《張使君生辰》 宋·喻良能

    綠茸紅糝細團枝,天上麒麟瑞此時。
    風度冕旒嘗見問,威名草木自應知。
    當年玉燕生燕國,他日金貂侍漢墀。
    再拜祝公何所似,勝游長與赤松期。

    273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274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75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276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277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278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279 《七發》 兩漢·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太子曰:“憊!謹謝客。
    ”客因稱曰:“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轖。
    紛屯澹淡,噓唏煩酲,惕惕怵怵,臥不得瞑。

    辭賦精選寫人諷喻

    280 《瑞龍吟·大石春景》 宋·周邦彥

    章臺路。
    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
    黯凝佇。

    宋詞三百首春天寫景抱負

    * 關于時風度的詩詞 描寫時風度的詩詞 帶有時風度的詩詞 包含時風度的古詩詞(15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