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時衣的詩詞(5166首)

    741 《慈恩寺石磬歌》 唐·盧綸

    靈山石磬生海西,海濤平處與山齊。
    長眉老僧同佛力,咒使鮫人往求得。
    珠穴沈成綠浪痕,天衣拂盡蒼苔色。

    742 《皇帝感詞》 唐·盧綸

    提劍風雷動,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國老見星精。
    發棹魚先躍,窺巢鳥不驚。
    山呼一萬歲,直入九重城。

    743 《郊居對雨寄趙涓給事包佶郎中》 唐·盧綸

    暑雨青山里,隨風到野居。
    亂漚浮曲砌,懸溜響前除。
    塵鏡愁多掩,蓬頭懶更梳。
    夜窗凄枕席,陰壁潤圖書。

    744 《賦得西戎獻白玉環》 唐·張惟儉

    當時無外守,方物四夷通。
    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東。
    自將荊璞比,不與鄭環同。
    正朔雖傳漢,衣冠尚帶戎。
    幸承提佩寵,多愧琢磨功。
    絕域知文教,爭趨上國風。

    745 《度破訥沙二首/塞北行次度破訥沙》 唐·李益

    眼見風來沙旋移,經年不省草生時。
    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
    破訥沙頭雁正飛,鸊鵜泉上戰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

    邊塞寫景戰爭歸鄉喜悅

    746 《贈康洽》 唐·李端

    黃須康兄酒泉客,平生出入王侯宅。
    今朝醉臥又明朝,忽憶故鄉頭已白。
    流年恍惚瞻西日,陳事蒼茫指南陌。

    747 《荊門歌送兄赴夔州》 唐·李端

    余兄佐郡經西楚,餞行因賦荊門雨。
    sC々燮燮聲漸繁,浦里人家收市喧。
    重陰大點過欲盡,碎浪柔文相與翻。

    748 《代村中老人答》 唐·李端

    京洛風塵后,村鄉煙火稀。
    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
    夜靜臨江哭,天寒踏雪歸。
    時清應不見,言罷淚盈衣。

    749 《江上別柳中庸》 唐·李端

    秦人江上見,握手便沾衣。
    近日相知少,往年親故稀。
    遠游何處去,舊業幾時歸。
    更向巴陵宿,堪聞雁北飛。

    750 《冬夜耿拾遺王秀才就宿因傷故人》 唐·司空曙

    舊時聞笛淚,今夜重沾衣。
    方恨同人少,何堪相見稀。
    竹煙凝澗壑,林雪似芳菲。
    多謝勞車馬,應憐獨掩扉。

    751 《閑園即事寄暕公》 唐·司空曙

    欲就東林寄一身,尚憐兒女未成人。
    柴門客去殘陽在,藥圃蟲喧秋雨頻。
    近水方同梅市隱,曝衣多笑阮家貧。
    深山蘭若何時到,羨與閑云作四鄰。

    752 《送王尊師歸湖州》 唐·司空曙

    煙蕪滿洞青山繞,幢節飄空紫鳳飛。
    金闕乍看迎日麗,玉簫遙聽隔花微。
    多開石髓供調膳,時御霓裳奉易衣。
    莫學遼東華表上,千年始欲一回歸。

    753 《御制雨后出城觀覽,敕朝臣已下屬和》 唐·司空曙

    上上開鶉野,師師出鳳城。
    因知圣主念,得遂老農情。
    隴麥垂秋合,郊塵得雨清。
    時新薦玄祖,歲足富蒼生。

    754 《杜鵑行(一作杜甫詩)》 唐·司空曙

    古時杜宇稱望帝,魂作杜鵑何微細。
    跳枝竄葉樹木中,搶翔瞥捩雌隨雄。
    毛衣慘黑自憔悴,眾鳥安肯相尊崇。

    寫山

    755 《古從軍》 唐·王建

    漢家逐單于,日沒處河曲。
    浮云道旁起,行子車下宿。
    槍城圍鼓角,氈帳依山谷。
    馬上懸壺漿,刀頭分頰肉。

    敘事打魚諷刺

    756 《荊南贈別李肇著作轉韻詩》 唐·王建

    輝天復耀地,再為歌詠始。
    素傳學道徒,清門有君子。
    文澗瀉潺潺,德峰來壘壘。
    兩京二十年,投食公卿間。

    唐詩三百首山水托物寄情

    757 《早發金堤驛》 唐·王建

    蟲聲四野合,月色滿城白。
    家家閉戶眠,行人發孤驛。
    離家尚苦熱,衣服唯輕绤。
    時節忽復遷,秋風徹經脈。

    758 《涼州行》 唐·王建

    涼州四邊沙皓皓,漢家無人開舊道。
    邊頭州縣盡胡兵,將軍別筑防秋城。
    萬里人家皆已沒,年年旌節發西京。

    759 《白纻歌二首》 唐·王建

    天河漫漫北斗璨,宮中烏啼知夜半。
    新縫白纻舞衣成,來遲邀得吳王迎。
    低鬟轉面掩雙袖。

    760 《渡遼水》 唐·王建

    渡遼水,此去咸陽五千里。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歸咸陽,營家各與題本鄉。
    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

    樂府戰爭

    * 關于時衣的詩詞 描寫時衣的詩詞 帶有時衣的詩詞 包含時衣的古詩詞(51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