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時苗的詩詞(408首)

    261 《和人葦花》 宋·司馬光

    葭菼迷河曲,高秋一番榮。
    齊紈張野白,楚練照川明。
    不夜月常皎,逾時雪未晴。
    萬仙霓帔合,千畝玉苗生。

    262 《石昌言學士宰中牟日為詩見寄久未之答今冬罷》 宋·司馬光

    昔年三月浪,鱗翼化云雷。
    竹箭流俱上,芙蓉幕對開。
    瀵泉揚沸渭,泰華聳崔嵬。
    捧檄容歸省,飛觴復屢陪。

    263 《答朱寀捕蝗詩》 宋·歐陽修

    捕蝗之術世所非,欲究此語興於誰。
    或云豐兇歲有數,天孽未可人力支。
    或言蝗多不易捕,驅民入野踐其畦。
    因之奸吏恣貪擾,戶到頭歛無一遺。

    264 《送張洞推官赴永興經略司》 宋·歐陽修

    自古天下事,及時難必成。
    為謀於未然,聰者或莫聽。
    患至而後圖,智者有不能。
    未遠前日悔,可為來者銘。

    265 《答杜相公惠詩》 宋·歐陽修

    藥苗本是山家味,茶具偏於野客宜。
    敢以微誠將薄物,少資清興入新詩。
    言無俗韻精而勁,筆有神鋒老更奇。
    二寶收藏傳百世,豈惟榮耀托當時。

    266 《歷陽十詠之六天門山》 宋·賀鑄

    天門束箭流,北注據牛弩。
    淩高駐翠華,舟師燿威武。
    當時侍帷幄,誰復徵往古。
    虞舜有苗征,端為兩階舞。

    267 《春日寄錢都使》 宋·林逋

    桃花枝重肉紅垂,萱草抽苗抹綠肥。
    正語暖鶯風細細,著雙寒燕雨稀稀。
    亭臺物景兼飄絮,宅院時情漸夾衣。
    指背挾肩行樂事,不甘離索向芳菲。

    268 《依韻和持國新植西軒》 宋·梅堯臣

    開地臨廣衢,崇崇十余畝。
    新軒稍偏北,治圃亦西酉。
    盎中植菡萏,水不過升斗。
    小桂未得地,驗活徒掐朽。

    269 《宿州河亭書事》 宋·梅堯臣

    遠泛千里舟,暫向郊亭泊。
    觀物趣無窮,適情吟有托。
    林中鴉舅獰,席上蠅虎攫。
    雨久草苗盛,田蕪瓜蔓弱。

    270 《寄題千步院兼示諲上人》 宋·梅堯臣

    郊郭山林有美處,皆為釋子所棲托。
    高閑不與時俗侵,寂靜豈唯魚鳥樂。
    朝望平田插稻苗,暮看西村收雨腳。

    271 《江鄰幾寄羊羓》 宋·梅堯臣

    細肋胡羊臥苑沙,長春宮使踏霜羓。
    蒺蔾苗盡初蕃息,苜蓿盤空莫嘆嗟。
    自乏良謀甘更鄙,猶能大噣快無涯。
    磨刀為削朝霞片,時引清杯興轉嘉。

    272 《離蕪湖至觀頭橋》 宋·梅堯臣

    江口泊來久,菰蒲長舊苗。
    爭雛洲鵲斗,遺子浦魚跳。
    宿岸欣逢戍,歸船競趁潮。
    時時望鄉樹,已恨白云遙。

    273 《感舊》 宋·晁說之

    田園幾畝豆苗新,卒歲閑居百慮真。
    百日頻逢中酒客,何時曾禁折花人。
    誰夸玉帛奔侯服,自喜樵蘇入帝闉。
    回首龍蛇紛起陸,卻垂涕淚問胡塵。

    274 《謝宣賜御草書急就章并朱邸舊集歌》 宋·王禹偁

    臣聞伏羲畫卦樸且淳,蒼頡迼字初有文。
    大篆小篆八分體,楷隸章草何紛紜。
    因茲八法各有要,遂使六藝區以分。
    其中最難惟草圣,玄妙功夫自天性。

    275 《瑯邪山》 宋·王禹偁

    連袤復迢嶢,峰巒架泬寥。
    流名自東晉,積翠滿南譙。
    洞碧通仙界,溪明潤藥苗。
    古臺臨海日,絕頂見江潮。

    276 《次韻竹溪題達卿后坡》 宋·劉克莊

    郎陵后嗣尤推彧,太傅諸孫最數嘉。
    之子固無慚爾祖,此翁所望大吾家。
    奪標羞與兒童競,佩印才堪妾婦夸。
    案上菖蒲勤洗沐,靈苗見說有時花。

    277 《老歡》 宋·劉克莊

    功名幻妄炊粱枕,歲月奔忙下坂輪。
    昔作時來木居士,今為暑退竹夫人。
    白襦裙穩于歸袞,黃獨苗甘似食珍。
    老漢禿殘惟齒發,不妨句子尚尖新。

    278 《子平寄惠希夷陳先生服唐福山藥方因戲作雜言》 宋·文同

    蜀江之東山色盡如赭,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
    煙云光潤若洗濯,澗谷玲瓏如刻畫。
    我聞神仙草藥不在丹上生,是中當有靈苗異卉之根莖。
    果然人言所出山芋為第一,西南諸郡有者皆虛名。

    279 《村景》 宋·陳與義

    黃昏吹角聞呼鬼,清曉持竿看牧鵝。
    蠶上樓時桑葉少,水鳴車處稻苗多。

    280 《恭和御制賜史浩古詩》 宋·周必大

    粵從三代還,歲月過千{左礻右冀}。
    時豈無賢君,道未契寰旨。
    煌煌唐太宗,勛業在所喜。
    寇攘既掃除,蠻貊畢至止。

    * 關于時苗的詩詞 描寫時苗的詩詞 帶有時苗的詩詞 包含時苗的古詩詞(4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