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時痕的詩詞(652首)

    41 《別李義》 唐·杜甫

    神堯十八子,十七王其門。
    道國洎舒國,督唯親弟昆。
    中外貴賤殊,余亦忝諸孫。
    丈人嗣三葉,之子白玉溫。

    42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月亮思念女子

    43 《得弟消息二首》 唐·杜甫

    近有平陰信,遙憐舍弟存。
    側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烽舉新酣戰,啼垂舊血痕。
    不知臨老日,招得幾人魂。

    44 《返照》 唐·杜甫

    楚王宮北正黃昏,白帝城西過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歸云擁樹失山村。
    衰年肺病唯高枕,絕塞愁時早閉門。
    不可久留豺虎亂,南方實有未招魂。

    45 《返照》 唐·杜甫

    楚王宮北正黃昏,白帝城西過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歸云擁樹失山村。
    衰年肺病唯高枕,絕塞愁時早閉門。
    不可久留豺虎亂,南方實有未招魂。

    46 《九日五首》 唐·杜甫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送別愛國勵志

    47 《片玉篇》 唐·錢起

    至寶未為代所奇,韞靈示璞荊山陲。
    獨使虹光天子識,不將清韻世人知。
    世人所貴惟燕石,美玉對之成瓦礫。

    48 《湘夫人二首(樂府詩作一首)》 唐·郎士元

    蛾眉對湘水,遙哭蒼梧山。
    萬乘既已歿,孤舟誰忍還。
    至今楚竹上,猶有淚痕斑。
    南有涔陽路,渺渺多新愁。
    桂酒神降時,回風江上秋。
    彩云忽無處,碧水空安流。

    49 《酬唐起居前后見寄二首》 唐·顧況

    愁人空望國,驚鳥不歸林。
    莫話彈冠事,誰知結襪心。
    霜凋樹吹斷,土蝕劍痕深。
    欲作懷沙賦,明時恥自沉。

    50 《慈恩寺石磬歌》 唐·盧綸

    靈山石磬生海西,海濤平處與山齊。
    長眉老僧同佛力,咒使鮫人往求得。
    珠穴沈成綠浪痕,天衣拂盡蒼苔色。

    51 《從軍夜次六胡北飲馬磨劍石為祝殤辭》 唐·李益

    我行空磧,見沙之磷磷,與草之冪冪,半沒胡兒磨劍石。
    當時洗劍血成川,至今草與沙皆赤。
    我因扣石問以言,水流嗚咽幽草根,君寧獨不怪陰磷?吹火熒熒又為碧,

    52 《上張弘靖相公》 唐·王建

    傳封三世盡河東,家占中條第一峰。
    旱歲天教作霖雨,明時帝用補山龍。
    草開舊路沙痕在,日照新池鳳跡重。
    卑散自知霄漢隔,若為門下賜從容。

    53 《上張弘靖相公》 唐·王建

    傳封三世盡河東,家占中條第一峰。
    旱歲天教作霖雨,明時帝用補山龍。
    草開舊路沙痕在,日照新池鳳跡重。
    卑散自知霄漢隔,若為門下賜從容。

    54 《秋夜聽嚴紳巴童唱竹枝歌》 唐·劉商

    巴人遠從荊山客,回首荊山楚云隔。
    思歸夜唱竹枝歌,庭槐葉落秋風多。
    曲中歷歷敘鄉土,鄉思綿綿楚詞古。

    追憶抒懷憤懣

    55 《送區弘南歸》 唐·韓愈

    穆昔南征軍不歸,蟲沙猿鶴伏以飛。
    洶洶洞庭莽翠微,九疑镵天荒是非。
    野有象犀水貝璣,分散百寶人士稀。

    56 《調張籍》 唐·韓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

    論詩

    57 《懷妓(前三首一作劉損詩,題作憤惋)》 唐·劉禹錫

    玉釵重合兩無緣,魚在深潭鶴在天。
    得意紫鸞休舞鏡,能言青鳥罷銜箋。
    金盆已覆難收水,玉軫長拋不續弦。

    58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監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縝評事》 唐·孟郊

    方憑指下弦,寫出心中言。
    寸草賤子命,高山主人恩。
    游邊風沙意,夢楚波濤魂。
    一日引別袂,九回沾淚痕。

    59 《戲贈無本》 唐·孟郊

    長安秋聲干,木葉相號悲。
    瘦僧臥冰凌,嘲詠含金痍。
    金痍非戰痕,峭病方在茲。
    詩骨聳東野,詩濤涌退之。

    山居景物

    60 《送李翱習之》 唐·孟郊

    習之勢翩翩,東南去遙遙。
    贈君雙履足,一為上皋橋。
    皋橋路逶迤,碧水清風飄。
    新秋折藕花,應對吳語嬌。

    * 關于時痕的詩詞 描寫時痕的詩詞 帶有時痕的詩詞 包含時痕的古詩詞(6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