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瑤臺月里仙。笑麾鸞鶴住人間。蟠桃一熟三千歲,剩對春風日月閑。縭綬結,彩衣斑。孫枝相應傍門闌。年年同上長生酒,得見滄溟幾度干。
蠻煙塞雪。天老梅花骨。還著錦衣游戲,清江上、管風月。木蘭歸海北。竹梧侵戶碧。三十六峰蒼玉,駕白鹿、友仙客。
憶昨天街預賞時。柳慳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歡游夕,卻怕春寒自掩扉。簾寂寂,月低低。舊情惟有絳都詞。芙蓉影暗三更後,臥聽鄰娃笑語歸。
小玉樓中月上時,夜來惟許月華知。重簾有意藏私語,雙燭無端惱暗期。傷別易,恨歡遲,歸來何處驗相思。沈郎春雪愁消臂,謝女香膏懶畫眉。
憶得當年全盛時。人情物態自熙熙。家家簾幕人歸晚,處處樓臺月上遲。花市里,使人迷。州東無暇看州西。都人只到收燈夜,已向樽前約上池。
曾唱陽關送客時。臨岐借酒話分離。如今酒被多情苦,卻唱陽關去別伊。歡會遠,渺難期。黃壚門掩晝陰遲。青樓更有癡兒女,謾憶胡姬捧勸詞。
居士當年謫九江,高懷往往萬篇音。多言世上風波惡,不似閒中氣味長。千載聲名雖莫及,一時蹤跡偶相望。若容俗駕追遺矩,待看南山結草堂。
東風一笑可人心,旋瀝新醅對客斟。山色未勻春意淺,梅花已老白云深。半軒依竹閑聽雨,千里懷人欲抱琴。試問樵溪隔年意,碧波東注渺難尋。
霜霏碧瓦尚生煙,日泛彤庭已集仙。靄靄四門多吉士,熙熙萬國屢豐年。高秋爽氣明宮殿,元佑和聲入管弦。菊有芳兮蘭有秀,從臣誰和白云篇。
霜橋冰澗凈無塵,竹塢梅溪未放春。百疊海山鄉夢熟,三年江路旅愁生。松楸永寄孤窮淚,泉石終收漫浪身。好住鄰翁各安健,歸來相訪說情真。
游山如讀書,深淺皆可樂;道邊小精舍,亦自一丘壑。凄涼四十年,始復重著腳。老僧逝已久,講座塵漠漠。當時童子輩,衰鬢亦蕭索。
羈游那復恨,奇觀有南溟。浪蹴半空白,天梁無盡青。吐吞交日月,澒洞戰雷霆。醉後吹橫笛,魚龍亦出聽。
萬壑千巖自古傳,青鞋布襪更誰先?泛舟菰脆鱸肥地,把酒橙黃橘綠天。秦篆舊碑荒草棘,禹書遺穴慘風煙。誰知陸子登臨日,已近浮生八十年。
筆端那有此,千里在胸中。四蹄雷電去,一顧馬群空。誰能乘此物,超俗駕長風。逸材歸轡勒,歲在執徐同。
時情天意枉論量。樂事苦相忘。白酒家家新釀,黃花日日重陽。城高望遠,煙濃草澹,一片秋光。故國江山如畫,醉來忘卻興亡。
行盡三江失所夸,便教信美豈吾家。卻回揚子江頭去,看種瓜洲子母瓜。
真隱閑從鄮縣來,三山仙蕊眼中開。此身自有華陽洞,肯學東陽嘆老槐。
未識涼風寶殿西,寧驚海角有遺黎。玉箏無日嘗瑤柱,金馬何人賞木犀。
登高望南都,雉堞疑可數。城中人不見,百里等燕楚。我無簡書畏,自笑誰縛汝。東風送兄來,下馬逼三鼓。
是個清都一散郎,凝神聚氣煉丹陽。片云孤鶴無蹤跡,半夜風寒萬里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