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早參的詩詞(291首)

    261 《五月四日賀楊秘書知吉州五十韻》 宋·項安世

    自識楊夫子,于今十二年。
    甲辰來右淛,丁未向西川。
    逆旅初聞譽,摳衣亟致虔。
    未能情款款,已覺志拳拳。

    262 《二十九日過小將軍大將軍嶺》 宋·項安世

    復嶺參差意出群,行人遙指兩將軍。
    黥彭只麼空山老,不向中原早策勛。

    263 《鄭檢法重九病起送酒索詩》 宋·項安世

    聞道臺參早,交親喜可知。
    猶能白衣酒,相勸菊花時。
    帶剩如干眼,梳添幾寸絲。
    風騷足材料,何必項斯詩。

    264 《重午》 宋·張镃

    林間忘時節,今朝忽重午。
    雨過天未昧,輕陰障初暑。
    追思兒童日,爭先纏彩縷。
    葵榴映昌歜,梅李參角黍。

    265 《送宗上人歸閩》 宋·趙汝鐩

    頂笠遍參請,平生志甚勤。
    耳方離岳漠,眼已接閩云。
    宿嶺星辰近,流溪煙霧分。
    勸師早休歇,禪不在多聞。

    266 《謹所之贈王氏子》 宋·陳淳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
    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267 《重宿城頭驛》 宋·陳杰

    天地秋聲早,山河夜色深。
    市荒余冷銼,村迥落孤砧。
    紙帳三生夢,蒲團萬古心。
    漫漫獨無旦,微步數看參。

    268 《挽李縣丞》 宋·陳宓

    文脈紹云龕,儒酸味轉甘。
    一官人謂晚,三邑政無慚。
    身健歸何早,孤賢道飽參。
    淵明生自祭,揮淚聽佳談。

    269 《偶感》 宋·鄧深

    兀兀詩書早歲勤,而今掩卷養天真。
    政須無語參摩詰,底用清談學晉人。

    270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宋·方回

    幼孤何敢事兒嬉,聞道惟慚性鈍遲。
    早尚虛文迷釋老,晚參實學溯濂伊。
    五更燈火蕓千卷,兩世冠裳桂一枝。
    夢幻無成吾不怨,庾愁江恨鬢絲絲。

    271 《次韻寄川無竭并送所撰旃檀林記二首》 宋·方回

    彭門不記舊樓黃,吟社參寥未肯忘。
    更著雪添雙短鬢,早驚秋隔兩重陽。
    遙知剩種旃檀樹,便擬同焚艾納香。
    勉為龜蚨驅兔潁,愧無雄健亢三長。

    272 《次韻許大初見贈二首》 宋·方回

    風燈雪屋話艱難,各喜詩成咳唾間。
    早幸淵騫同闕里,終當園季隱商山。
    草玄執戟空投閣,枕曲參軍善閉關。
    只恐傍人足嘲訝,如泥爛醉不知還。

    273 《秋后漸涼》 宋·方回

    樓東清曉起參旗,火伏三金喜應期。
    車馬塵中猶苦熱,故山已是早涼時。

    274 《喜寓軒張夢符侍郎下訪》 宋·方回

    事業更篇章,從來例姓張。
    茂先同晉軌,子壽振唐綱。
    云仍今接踵,月旦早名揚。
    神劍干將出,高冠獬豸昂。

    275 《曹氏寒碧即事》 宋·葛紹體

    屋頭楊柳綠參差,小竹疎花此更宜。
    簾漾水紋閑晝日,早秋風物似春時。

    276 《晉州會上送衛伯紹休官南歸》 宋·李復

    叔寶風流喜高簡,非意相干以理遣。
    勝日一言能造微,眾許沖情去人遠。
    斑斑氣韻見諸孫,秋水神清驚俗眼。
    追風逸驥自龍來,照夜靈珠須海產。

    277 《垂拱殿賜對蒙恩入省》 宋·李復

    黼座親瞻咫尺威,恭承天語慰衰遲。
    錦書殿陛初傳賜,白發郎潛且漫為。
    九日重分番直夜,六參便赴早期時。
    自知麋鹿難馴習,深愧鵷鸞接羽儀。

    278 《自省》 宋·李復

    理容本求妍,造次遽成丑。
    兢兢早夜思,猶或失于偶。
    放而不知察,美種雜稂莠。
    吾居日三省,參也吾所友。

    279 《送小然還鄉》 宋·釋法薰

    及早游方及早歸,參禪須是后生時。
    傍人不必輕相笑,臨際元呼小廝兒。

    280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萬籟風凄凄,千林露滴滴。
    寒雁起平沙,夜早吟破壁。
    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更聽拄杖子露個消息。

    * 關于早參的詩詞 描寫早參的詩詞 帶有早參的詩詞 包含早參的古詩詞(2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