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千株樹,空留百尺臺。仙人定無有,行客自裴回。更欲危欄倚,生嫌莫色催。病僧多不出,門外長蒼苔。
草草天涯棹,悠悠江上鷗。琵琶千古恨,蓑笠十年游。莫向官亭泊,閑為佛界流。明朝更西去,依舊覓扁舟。
參軍出郭匪幽尋,使者移文播德音。石蒜榆皮那得飽,刀耕火種豈能任。義倉政爾因饑發,賑歷茲焉遣吏臨。比屋故知難戶曉,分行聊得盡吾心。
聞道高原尚苦乾,未妨平陸欲生湍。眼中乍見扶藜出,耳畔未嗟啼鳥歡。漢詔當知本寬大,豳詩政復著艱難。爾能粗得饑腸實,我亦安辭腳力酸。
馬骔嶺下源初發,鵝口山前漸可舟。一百八盤誰謂險,二十四溪何自游。深厲淺揭故數數,車煩馬殆真悠悠。惜哉當此方倥傯,不然亦足供夷猶。
乾溪溪側彈子洞,薄暮過之聊且休。志欲山林成獨往,愧無名姓繼三游。奇奇怪怪乏畫手,鑿鑿磷磷宜枕流。巖岫水泉真兩得,未容石井獨吾州。
春今回首便天涯,留得芳英在物華。野色似云閒放犢,樹陰如幄暗巢鴉。金錢滿地空心草,紫綺漫郊苦菜花。試考方言助多識,欲傳名字入詩家。
浦口江頭艇子呼,有懷逸興恐成孤。非鬭郵傳憎塵土,自愛江山入畫圖。峰勢宛如神峻拔,瀑痕渾似筆濃枯。顧憐文力孱非敵,剩欲追摹忽已逋。
秋氣故悲哉,連陰況不開。黃花九日近,白發數莖催。山際擎新塔,江邊峙舊臺。謾看云日暮,安得雁同來。
柯莖全與臘梅同,色潔香幽梅亦通。以玉謚之真不僭,何須漢賦楚騷中。
南山含壁盡陽岡,草木朝朝被寵光。梅事已居桃李上,爾于梅也更前行。
大笑能株小作叢,吐香全似酒微中。舊觀但比山花白,無此枝頭破顆紅。
含笑初無巧笑容,未知名字復誰從。爾今顧有嫣然狀,不笑春風卻笑冬。
郊原莽莽吹黃埃,余暑已去若復來。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要明兩眼費雙腳,作計似我何疏哉。
出門生憎觸風埃,故邀幽人山中來。小休危亭帶曲折,未盡高塔當崔嵬。目營所到豈有極,腳力尚壯不擬回。舊游久闊空信耳,高處一上何佳哉。
稍稍因風集,蕭蕭與霰俱。山明一笑粲,竹重折腰趨。白戰慚非敵,清譚孰可娛。無庸杖方竹,隨懶坐團蒲。
待伴先春至,差明積夜初。空庭式無掃,凍筆屢成噓。溪遠應回棹,窗明好讀書。惠連臨此際,題賦復何如。
徐子崖根竹,風雪不掩綠。鄭子谷中蘭,冰霜已騰馥。二子有此風,宜爾生窮冬。我獨何為者,飄然直轉蓬。
鄭子才不疎,徐子文甚勇。一旦召嚴徐,一旦策晁董。去年蕭寺中,杯酒兼旬同。間闊見難合,況乎分悴豐。
中夜忽聞雨,遲明殊未收。都緣數日熱,變此一庭秋。不但梅當熟,從來夏或裘。可憐方止酒,何日畔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