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巖壑數千重,吾君駕鶴□乘龍。掩映葉光含翡翠,參差石影帶芙蓉。白日將移沖疊巘,玄云欲度礙高峰。對酒鳴琴追野趣,時聞清吹入長松。
季月啟重陽,金輿陟寶坊。御旗橫日道,仙塔儼云莊。帝蹕千官從,乾詞七曜光。顧慚文墨職,無以頌時康。
御氣幸金方,憑高薦羽觴。魏文頒菊蕊,漢武賜萸房。秋變銅池色,晴添銀樹光。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重陽節抒懷
生涯心事已蹉跎,舊路依然此重過。近北始知黃葉落,向南空見白云多。炎州日日人將老,寒渚年年水自波。華發相逢俱若是,故園秋草復如何。
乖闕意方弭,安知忽來翔。累日重歡宴,一旦復離傷。置酒慰茲夕,秉燭坐華堂。契闊未及展,晨星出東方。
粵在秦京日,議乎封禪難。豈知陶唐主,道濟蒼生安。惟彼烈祖事,增修實榮觀。聲名朝萬國,玉帛禮三壇。
唐詩三百首詠史諷刺
鳳闕晴鐘動,雞人曉漏長。九重初啟鑰,三事正稱觴。日至龍顏近,天旋圣歷昌。休光連雪凈,瑞氣雜爐香。化被君臣洽,恩沾士庶康。不因稽舊典,誰得紀朝章。
龍沙重九會,千騎駐旌旗。水木秋光凈,絲桐雅奏遲。煙蕪斂暝色,霜菊發寒姿。今日從公醉,全勝落帽時。
重九共游娛,秋光景氣殊。他日頭似雪,還對插茱萸。
上苑風煙好,中橋道路平。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晴。宿醉頭仍重,晨游眼乍明。老慵雖省事,春誘尚多情。
寒食節思鄉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客里遇重陽,孤館一杯,聊賞佳節。日暖天晴,喜秋光清絕。霜乍降、寒山凝紫,霧初消、DA49潭皎潔。闌干閑倚,庭院無人,顛倒飄黃葉。
何處君家,蟠桃花下瑤池畔。日遲煙暖。占得春長遠。幾見花開,一任年光換。今年見。明年重見。春色如人面。
寒食節西湖寫景
三日疾風吹浩蕩,綠蕪未遍平沙。約回殘影射明霞。水光遙泛坐,煙柳臥欹斜。霜鬢不堪春點檢,留連又見芳華。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夢,何處定吾家。
論思厭久,動莼鱸清興,輕辭丹極。佩玉腰金歸故里,光照湖山秋色。八座儀刑,九重尊寵,才大今詞伯。漢家豪俊,一時誰是勍敵。
十月風光,小春時候,宴堂初啟朱筵。博山云潤,風細裊晴煙。坐有文章公子,爭吟唱、詩滿花箋。簾帷里,時聞笑語,今日間生賢。
詠史懷古傷今抒懷
鳳苑東風軟。春容早,歲端新律初轉。宮云麗曉,人日應鐘,慶符閨范。元妃懿德尊顯。
端午節風俗
夷吾在江左。罄氈裘俱_,笑清邊瑣。遺民冀巾裹。個規模欲繼,外人誰可。
萬六千年,是仙椿日月,兩度陽春。根柯不隨物化,那有新陳。戲夸悠久,借時光、驚覺時人。道歷管,階螢萬換,悠然喚做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