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日觀的詩詞(252首)

    201 《臘月二日攜家城東觀梅夜歸》 宋·張栻

    前日看花正薄陰,重來晴日更精神。
    莫教容易飛花片,且放千林自在春。

    202 《臘月二日攜家城東觀梅夜歸》 宋·張栻

    元自陽春無間斷,何人能識化工心。
    梅邊把酒日近午,鳥語風微花氣深。

    203 《臘月二日攜家城東觀梅夜歸》 宋·張栻

    晴日東山飽看花,歸來野路已昏鴉。
    坡頭認得疎籬處,檐卜林中李老家。

    204 《臘月二日攜家城東觀梅夜歸》 宋·張栻

    仰看鴻雁思吾弟,連日清游只欠渠。
    不知千里江南路,亦有梅花似此無。

    205 《前日從趙漕飲因得遍觀所藏書帖之富既戲成三》 宋·張栻

    烏云夭矯天欲雨,虛堂美蔭共徜徉。
    開奩百軸驚傳玩,更覺人間六月涼。

    206 《前日從趙漕飲因得遍觀所藏書帖之富既戲成三》 宋·張栻

    舊藏自是承平物,新軸收從古道旁。
    人間好事戒多得,防有雷霆下取將。

    207 《前日從趙漕飲因得遍觀所藏書帖之富既戲成三》 宋·張栻

    今古驅馳翰墨場,何人下筆到顏楊。
    君侯知我有書癖,乞與西臺字幾行。

    208 《九日登千山觀》 宋·張栻

    清晨領客上巉巖,野路衣襟濕翠嵐。
    九日開樽仍絕景,西風欹冒且高談。
    地形盤薄一都會,山色周遭萬玉簪。
    卻指飛鴻煙漠漠,故園茱菊老江潭。

    209 《五月十六日夜城南觀月分韻得月字》 宋·張栻

    梅收清風來,宇凈實鑒揭。
    頻年城南游,未有今夜月。
    呼舟泛微瀾,游魚亦出沒。
    危榭倒影浮,倚檻涼入骨。
    舉酒屬西山,寒光動林樾。
    諸君興未已,南阜上突兀。
    目極大江流,高情更超越。

    210 《斜川日雪觀所賦》 宋·張栻

    行客念故里,勞者思少休。
    如何歲華新,尚爾天南游。
    涉五遇佳日,品題自名流。
    聊復揩病眼,沙邊玩輕鷗。

    211 《觀出日》 宋·李廌

    蒼崖觀出日,依稀自扶桑。
    初如浴咸池,蒼蒼或涼涼。
    漸若賓陽谷,赫赫復煌煌。
    海濱升霞彩,貫地萬丈長。

    212 《十二月二日臘祭前一日致齋惠照清叟察言觀色》 宋·鄭剛中

    峨冠執法公家整,端冕臨祠我亦嚴。
    深米爐香通問訊,小寒清坐隔疏簾。

    213 《十二月二日臘祭前一日致齋惠照清叟察言觀色》 宋·鄭剛中

    臘祭精嚴古院幽,鄰房不敢對茶甌,何時芒履扶筇竹,度嶺相尋溪岸頭。

    214 《十二月二日臘祭前一日致齋惠照清叟察言觀色》 宋·鄭剛中

    柳眼淺窺湖水畔,梅花瘦著竹籬邊。
    殘年未便無冰雪,春意云何已斷然。

    215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過宇文氏莊觀海棠二絕》 宋·李流謙

    漸老花羞人不羞,枉因風雨結春愁。
    意行忽欲江東去,錦帳三分半未收。

    216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過宇文氏莊觀海棠二絕》 宋·李流謙

    長橋納納裊東風,倒射斜陽千丈紅。
    晚色自佳人不見,青山翠霧碧波中。

    217 《七月十七日游浮山值夜未快所觀急歸作詩》 宋·李流謙

    田疇渺渺平一望,側嶺橫峰環四向。
    那知中有此巉巖,倚天削鐵三千丈。
    坤靈涌出薦地寶,方嶠飛來憩靈仗。
    我來暑濕未解圍,薄日烘烘云盎盎。

    218 《中春二十七日車駕躬請太上皇帝出郊獲觀盛事》 宋·李洪

    禁籞芳菲歲又新,兩宮行樂及良辰。
    雙瞻黃繖天回笑,并御花驄雨灑塵。
    漢殿捧卮稱萬壽,葛天張樂和千人。
    歡聲試采康衢詠,帝力熙熙物自春。

    219 《秋日懷國仲觀》 宋·樓鑰

    四明聳秀一溪流,曾記經行十里秋。
    行李今從何處住,宦游自笑幾時休。
    兒時故舊今誰在,老去光陰不借留。
    贏得東歸訪丘壑,約君同上釣魚舟。

    220 《三月二日同明叔過從禮觀牡丹》 宋·趙蕃

    新晴喚我出,負郭看花來。
    窈窕欄檻入,咄嗟尊俎開。
    嫣然同午醉,老矣怕春催。
    身羨雙飛蝶,翩翩去卻回。

    * 關于日觀的詩詞 描寫日觀的詩詞 帶有日觀的詩詞 包含日觀的古詩詞(2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