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日落處的詩詞(1941首)

    221 《急筆贈歐處士》 宋·陳造

    南州江山昔所歷,雨峰黯叆晴江碧。
    幾年思之忽墮前,政得歐生醉時筆。
    斯人歷覽山川奇,得興落筆天露機。
    不須十日五日一水石,已要王宰相攀追。

    222 《寒食日》 宋·鄭剛中

    休日文書得小閑,試尋高處憑闌干。
    落花芳草不勝恨,細雨斜風都是寒。

    223 《和子長縣尉林同年立春后十日風雪大作訪客不》 宋·虞儔

    一束烏薪抵百金,外間風雪政愁陰。
    履穿東郭先生病,梅老西湖處士吟。
    青帝未教春滿目,玄冥還有歲寒心。
    蹇驢不踏長安道,恐落泥涂跡愈深。

    224 《社日邀溫卿溪王天仕吳欽孺游草堂欽孺有詩因》 宋·虞儔

    煙霞痼疾自年齡,冷落江城處士星。
    松下茶煙青冪冪,竹間碁韻子丁丁。
    林泉雅許幽人往,猿鶴應羞俗駕經。
    沽灑抱琴還有約,要看桂子月中零。

    225 《十四日二首》 宋·趙蕃

    梅開在高岡,仰望不可攀。
    微風一動搖,落片紛斕斑。
    下者隱幽閟,叢然榛棘間。
    著根近谿流,墮地即水灣。
    是物佳莫匹,在處堪解顏。
    扶藜曳芒屩,永日不得還。

    226 《翌日約客有和者再用韻四首》 宋·魏了翁

    妙處和春莫遣知,晚尊隨柳逐花移。
    落花繡地春深日,翠柳篵空月上時。

    227 《夏日珠溪賦八音體》 宋·方岳

    金篩薜羅月,玉戛瑯玕風。
    石根一睡美,幽尚誰與同。
    絲棼俗士懷,顛倒崔烈銅。
    竹筇肯俱來,獨予兩詩窮。

    228 《九日三首》 宋·張嵲

    九日當年菊蕊遲,今年庭下半芳菲。
    禾收原野將成廩,楓落江湖欲授衣。
    何處好山饒勝概,擬攜家釀趁晴暉。
    病衰不復能搜句,聊插紅萸滿帽歸。

    229 《閏月二日清坐》 宋·章甫

    淮海秋風日,柴荊老病夫。
    詩因窮處得,悉到酒邊無。
    俗物妨青眼,浮生喜白須。
    繩床供午寢,清夢落江湖。

    230 《立春日訪梅裴氏園》 宋·張镃

    下馬東風恰到來,午煙沙際日烘開。
    長松寂歷寒聲少,遠柳蔥蘢綠意回。
    零落歡游逢故地,寅緣幽勝逐深杯。
    湖邊不使儂先詠,枉卻今年處士梅。

    231 《白鹿洞謁先生祠堂呈李夢開教授是日李入洞講》 宋·陳文蔚

    先師紫陽翁,雅愛窮幽微。
    前賢有遺跡,所至皆發揮。
    千古廬山高,白鹿遇亦希。
    何人實經始,必藏啟天機。

    232 《仟上人舉進士過三十不第詩日男兒三十未有立》 宋·王洋

    春風只解吹克花,靈根古木無生芽。
    玲瓏拳石出萬樣,碧峰千仞藏煙霞。
    世間百事總如此,偶然感慨還興嗟。
    上人本是龍門客,少小辭家來射策。

    233 《六月晦日同樓少府由錢塘門至上竺遂游下中竺》 宋·喻良能

    聯輿緩步踏蔥蒼,十里荷香雜稻香。
    庚暑此時無一點,秋風明月灑長廊。
    林間巖洞侵衣潤,水際亭臺徹骨涼。
    何處山泉落檐溜,恍疑飛雨曉浪浪。

    234 《琴曲歌辭·湘夫人》 唐·鄒紹先

    楓葉下秋渚,二妃愁渡湘。
    疑山空杳藹,何處望君王。
    日落水云里,油油心自傷。

    235 《雜曲歌辭·大酺樂》 唐·杜審言

    圣后乘乾日,皇明御歷辰。
    紫宮初啟坐,蒼璧正臨春。
    雷雨垂膏澤,金錢賜下人。
    詔酺歡賞遍,交泰睹惟新。

    236 《三月三日申王園亭宴集》 唐·張九齡

    稽亭追往事,睢苑勝前聞。
    飛閣凌芳樹,華池落彩云。
    藉草人留酌,銜花鳥赴群。
    向來同賞處,惟恨碧林曛。

    237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唐·劉憲

    桃花欲落柳條長,沙頭水上足風光。
    此時御蹕來游處,愿奉年年祓禊觴。

    238 《晦日重宴》 唐·高瑾

    忽聞鶯響谷,于此命相知。
    正開彭澤酒,來向高陽池。
    柳葉風前弱,梅花影處危。
    賞洽林亭晚,落照下參差。

    239 《還至端州驛前與高六別處》 唐·張說

    舊館分江日,凄然望落暉。
    相逢傳旅食,臨別換征衣。
    昔記山川是,今傷人代非。
    往來皆此路,生死不同歸。

    240 《漂母岸》 唐·崔國輔

    泗水入淮處,南邊古岸存。
    秦時有漂母,于此飯王孫。
    王孫初未遇,寄食何足論。
    后為楚王來,黃金答母恩。

    * 關于日落處的詩詞 描寫日落處的詩詞 帶有日落處的詩詞 包含日落處的古詩詞(19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