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每憶松江好,及到松江又憶家。夢見樵青來竹裹,笑將漁父插桃花。
萬頃煙婆短棹飛,一雙鷗鳥弄斜暉。如今頻作姑蘇客,遙指當年舊釣磯。
煎茶徐讀散人傳,對酒朗吟漁父詞。除卻月風同此意,禰應煙雨暗相知。
薰風吹夢聽新蟬,又向長橋艤釣船。好剪吳松半江水,袖歸三十六峰前。
笠澤滄波擁洞庭,望中七十二峰青。待偕龍女乘云去,占取參天一畫屏。
尚記聯車入界頭,簾安門外麥三秋。江山氣度依前偉,簡冊功夫匪昔侔。
世歷嬴劉周典盡,經由孫沈古音休。更嗟書法開元壞,不易肩吾字字求。
昔人年德位俱優,淇奧賓筵苦自修。學至百年寧有厭,勉哉三十六春秋。
風雨聲中聽李陵,起來被服對神明。歌鐘才徹車轓動,歸到譙樓恰六更。
輾然馮軾受風吹,吏皂前驚雨濕衣。豈識主人非崛強,一川生意索褰幃。
陰霧冥蒙慢鼓鼙,田坡勃窣誤輪蹄。居人閉戶未忺起,太守車前一尺泥。
俗學場中蚤掉頭,一窗書卷古人謀。東西日月自明耳,皇恤人間有喘牛。
窮檐小市百年州,淺瀨平沙萬古流。天運人謀鎮如此,晚醺時上驛南樓。
宇靜晝窗長似歲,心清夏簟冷於秋。是間消息君知得,看盡區中浪白頭。
相思一日似三秋,況是三年急景流。一笑玉華池上路,春風為我湯牢愁。
入國洋洋頌借留,二年高廩真時收。可能萬物盡吐氣,邦伯人人元道州。
世故紛紜劇蝟毛,利名海里火銷膏。何如道院三更雨,稽古功成秋兔毫。
記擘吟箋手欲皴,至今滿篋玉湖春。郢人妙質何曾死,乞與風斤運用神。
悠悠千古意茫然,婭姹誰非倚市妍。心事相期流俗外,牽聊玉海儻同編。
引袂天負幾席傍,滿城無處不甘棠。定知丹雀銜書近,趣擁弓旌入帝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