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東陽城,隱侯昔所制。山川無古今,城邑有存廢。夢寐涵碧亭,草間得遺記。飛流落天明,噴灑寒玉碎。
寶月生旁邑,應真傳絕藝。峨峨畫三佛,張吳意能儷。氣象隨世低,病鶻無猛鷙。碑陰筆縱橫,才翁雄近世。
傾蓋論交意已傾,斷弦重續喜君聽。山川妙意藏千古,天地神機在六經。朝夕事皆翻覆手,古人情寄短長亭。濤江君往觀秋注,萬頃漲溟無淺行。
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濃。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煙蘿更幾重。滄海清江共今古,黃花紅葉雜秋冬。暝云自與千峰合,送人歸鞍寺寺鐘。
石巖兩相束,竹樹交柯綠。因聽林外聲,遂來幽澗曲。濕煙深不散,淺瀨漂寒玉。木杪見云生,前峰聊注目。
雜英滿樹春欲過,修竹參云萬余個。頭陀云頂出迎賓,恐是當時劉鐵磨。
雨止林葉凈,游步喜川平。停午眾陰寂,山高一蟬鳴。境靜道心熟,世疏塵慮輕。涼飚颯已至,自適羲皇情。
剝啄驚春睡,蕭然湖上僧。篝燈夜深語,多說鑒巴陵。
宗師貪寂滅,祖道益衰遲。只有青山色,相逢似舊時。
江草隨春遠,沙鷗伴我閒。殷勤東去水,送子過金山。
自得城隅水弱居,西湖幽討句全疎。今朝掩簿抽身出,更向誰邊不一書。
清曉溟蒙雨氣濃,出關晴色便蔥蘢。層云特為詩人喜,添起山頭四五峰。
賣龜船小漾漪漣,折得蘋花亦當錢。我自滄洲隔三載,此花風調只依然。
飯余飛蓋北山來,上苑虛堂柳際開。系馬林間寧復散,卻容拄杖卓青苔。
賜沐山行策最長,游人此日卻相妨。洞天只得東邊賞,開過燈花斷殺腸。
夾堤全少露桃紅,獨許垂楊翠拂空。千古蘇仙幾曾死,騎鯨時或下亭中。
茭葑茸茸展翠氈,六橋分舞燕翎纖。撐船捷出蒼灣去,要看山圍玉鏡奩。
喜逐芻蕘禁苑東,舜弦調處剩薰風。戎葵學得宮衣纈,不作人間錦樣紅。
寮寀招邀勝引多,曠懷真語當弦歌。聯翩逸駕知難及,乞我扁舟著釣蓑。
豐樂樓前未夕暉,可堪魚鑰限城扉。詩成快向歸時寫,丹墨明朝與興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