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渡風殊懷,穿林日向中。飛泉半崖落,峭壁與天通。往者名猶在,仙人事已空。徐巖不為遠,歸去若匆匆。
草草天涯棹,悠悠江上鷗。琵琶千古恨,蓑笠十年游。莫向官亭泊,閑為佛界流。明朝更西去,依舊覓扁舟。
郊原莽莽吹黃埃,余暑已去若復來。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要明兩眼費雙腳,作計似我何疏哉。
晦翁守南康,政成有余暇。駕言山之中,于日非聊假。紫霄作重陽,白鹿見圖畫。聞之幾向風,恨不款段跨。
霧重月無色,夜來寒有情。墻根余宿莽,大末弄初晴。去歲那知有,新冬得此生。擁爐談往事,鸜鵒報三更。
薄薄酒,勝獨醒。丑丑婦,勝鰥煢。笙歌鼎沸不須羨,松風滿耳自足聽。前遮后擁未必樂,邀月對影堪娛情。
兩崖十里蒼簋根,中藏一溪云月髓。嫩粉生香筍出林,老枝壓地花成米。溪上老翁撐竹船,摘米炊枯弄清泚。月下何人見往來,惟有山猿同坐起。¤
久謂事當爾,豈意身及之。避虜連三年,行半天四維。我非洛豪士,不畏窮谷饑。但恨平生意,輕了少陵詩。
衾裘夜宿方丈屋,風燈微茫照溪谷。杖屨朝行百丈山,林風清泠搖佩環。道人八十更聰明,耳邊猶愛松風聲。風前飽食松下臥,夢里光陰等閑過。
陽崖轉窅窕,層林蔽重陰。披榛過輿馬,緣云得幽尋。坐覺真境寂,茲焉悟賞心。
平時崢嶸想,局蹐在城郭。言登諸峰勝,幽情散寥廓。焉能乘海桴,終期老丘壑。
陰磴頑雪積,老崖白云深。捫蘿陟鳥道,揚塵落喬林。下方有粟場,俯見歸飛禽。
舍鞅陟層巘,老步獨多嘆。笑談谷傳響,松聲遞蕭散。欲尋草堂池,土室無僧贊。
松風憩俗駕,撫心愧營營。登臨念勝土,烏用千載名。愿與婦子俱,終焉住神清。
探支重九日,試手菊花斟。論置人繁寡,觴行自淺深。風能度林杪,月亦吐山陰。四聽蟲仍起,中還蓍我吟。
鼓鐘不合饗鶢鶋,人事何因到野廬。玉節金臺新貴字,寶章琰刻故交書。葛冠道士重溫卷,芝砌郎君亦下車。忽憶蘇州風雨夕,空山落葉昔何如。
甲戌纏國哀,時屬秋八月。近輔馀英山,洪水中夜發。狼藉徹旬雨,拔地殊飄忽。滔天肆奔迸,變幻起崷崒。
亂后有誰三徑足,日長如我幾人閑。夕陽盡處春容好,更賴青云作遠山。
一時盛事擅南閩,驚世詞宗幕府賓。今日恰同當日會,道山元是鼓山人。兩年君幾封囊上,百里予方束帶新。岐路不同俱自勉,何年重此拂堅珉。
拄上高峰近日輪,四山端的見來親。此身已在煙霾上,哥惜煙霾底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