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了年年作逐臣,衣冠繿縷面埃塵。偶逢令尹留宮我,不畏狂生點涴人。
先倩清風掃水軒,更呼涼月倒金樽。定知明府歸侵夜,縣郭留燈未閉門。
長君論事天為動,季子居官水似清。雙眊不能鈔諫草,偏聾尚可聽琴聲。
聞道春深多物華,遙憐春日思無涯。煙涵樹色相依好,山擁溪流一帶斜。休問主人先看竹,只隨漁臾便逢花。憑誰畫得當時境,持去江南細與夸。
山前溪上最宜春,千樹夭桃一雨新。爭得扁舟隨水去,亂花深處問秦人。
一潭冷浸崖根黑,數峰高入云衢碧。游人屏氣不敢言,長恐雷霆奮於側。
水邊靜坐天將暮,猶自盤恒未成去。馬上回頭更一觀,云煙已隔無重數。
洛川秋入景尤佳,微雨初過徑路斜。水竹洞中藏縣宇,煙嵐塢里住人家。霜馀紅間千重葉,天外晴排數縷霞。溪淺溪深清瀲滟,峰高峰下碧查牙。
道義相歡豈易親,古稱難處是知人。文章不結市朝士,榮辱非關云水身。話入精詳皆物理,言無形跡盡天真。他時洛社過從輩,圖牒中添又一鄰。
云勢移峰緩,泉聲出竹遲。此時無限意,唯有翠禽知。
連昌宮廢昌河在,事去時移語浪傳。下有荒祠難問處,古槐枝禿竹參天。
孤云乘天風,飛入海上山。松聲發鼓吹,導我登層巒。平生煙霞想,政在巖壑間。及茲百事懶,作意三日閑。
十年不踏瑪瑙石,今日重登口子峰。外湖水繞玉螮蝀,里湖水浸金芙蓉。崔老題詩欲招鶴,生公說法善降龍。浮云富貴眼前見,從此道人輕萬鐘。
乘閑聊復出城游,所喜相從盡勝流。已對江山銷客恨,更添花卉解人愁。須知世事渾如夢,還念人生盡若浮。君若更辭花下醉,問君能有幾春秋。
久思廬山游,忽至左蠡曲。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陰云知我來,收斂入山腹。
盛服黎明起,瞻天咫尺東。舒遲寅出日,清淑艮來風。陰盡恰亭午,景長疑再中。初元調玉燭,勉勉圣神功。
曲溝流水綠蜿蜒,正值春風上巳天。不是永和東道主,一觴亦復會群賢。
忽爾嚴冬設膾,更于晴日觀梅。人道荒尋邂逅。我忻良集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