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昨日我離家,轉眼俄驚閱歲華。春草池塘長入夢,不堪兩度見荷花。
來時荷蓋翠相扶,不謂經年尚守株。縱使香風來不斷,爭如歸去小西湖。
報言宗族競尋芳,共到吾廬賞海棠。亭下定知春爛熳,花間想見醉淋浪。長年心著神仙窟,此日身縻云水鄉。苦恨欲歸無羽翼,夜深魂夢只悠颺。
久思廬山游,忽至左蠡曲。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陰云知我來,收斂入山腹。
日長官事少,食飽俸錢優。宴坐香凝篆,欲眠書枕頭。莫知斯我貴,此外更何求。畢竟歸田是,他鄉莫久留。
夜雨傾盆搗瓦溝,檐聲洶涌碎江流。安眠一枕西窗曉,飽飯十分南畝秋。老火熏天已無跡,頻年赤地更誰憂。起來喜撥床頭甕,卻待今宵月滿樓。
我行向可許,貢江與章江。悠悠異所見,俗變服亦龐。定遷本中州,來南已殊邦。況此接荒服,寸心那得降。
此心如江水,日夜東復東。不惟愛吾廬,顧瞻幾臨風。向來御史驄。在我何得失,人自分悴豐。
自往一寄書,俯仰又許日。豈無東歸便,值遇多卒卒。昔如馬口銜,欲去隨緩疾。今者身屬人,動步窘刀筆。
去年過辭公,忽忽值春暮。及今復茲時,而公在何處。荊溪坡之居,瀨上郊所賦。公能躡高蹤,我豈遺野趣。
半出未吐日,徐行欲歸云。豈惟陰晴殊,政自涼燠分。物態故應爾,天機寧亦云。安得變淑氣,盡為除楚氛。
一雨胡為限古城,定應留逐使君行。前驅尚遠毋庸遽,已見蕭蕭破久晴。
父老爭迎舊使君,使君何以為吾民。要須一舉為霖手,快瀉天瓢洗旱塵。
蔣侯家荊溪,胸次飽空闊。一官寄楚尾,常病登眺窄。有酒無地把,況助詩句活。規模作危亭,更為思親設。
詩卷方欣見管斑,酒杯已復動離顏。余當火傘朱冠際,君政清虛爽氣間。逸興飄飄難并駕,好風發發待吹還。如舟可使長身久,有竹懸知不用關。
和風釅日又清明,茶事驚呼探火新。整頓安輿扶鶴骨,晴效滿意賞青春。
琴鶴清風久寂寥,谷居忠憤絢銀鉤。龕中片石費錐鑒,還為兩翁須點頭。
休問霜林鶴頂丹,空庭三尺綠新攢。從渠五老掀髯笑,我自與師盟歲寒。
悠悠竹色蘸清尊,更借陰風蕩午暄。博得親顏開一笑,佳名須記壽星軒。
玉宇瞳曨曉,瓊京略綽寒。紫衣千騎從,黃繖萬人看。日景新開霽,天顏賸有歡。賀回春滿殿,圣母喜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