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鼻的詩詞(664首)

    421 《訪丹霞》 宋·鄧肅

    煙云著天無寸空,寒窗瑟瑟夜號風。
    浩歌出門何所詣,故人飛錫梵王宮。
    扣門兀坐寂無語,衲破蒙頭面如土。
    逢場聊復觸機鋒,千偈瀾翻疾風雨。

    422 《寄魏相之》 宋·馮時行

    胡塵漲中州,大雅欲陵替。
    遮眼惟甲兵,開口無丁字。
    君從何方來,落落清廟器。
    豈覓佳吏部,惠然枉輪駟。

    423 《竹枕》 宋·馮時行

    無節青瑯玕,葛陂化龍余。
    可以奉君子,不憚捐其軀。
    幽人飽藜莧,總以飫膏腴。
    食罷掩關臥,鼻息溪云敷。
    斗升乞西江,碌碌愧非夫。
    五友平生歡,相從歸故廬。

    424 《和楊拱辰見惠》 宋·馮時行

    所操或異趣,并席寧相親。
    臭味儻不殊,千里情猶伸。
    古今邪正間,何啻萬微塵。
    平生閱世眼,服膺無幾人。

    425 《責睡魔》 宋·馮時行

    綠陰滿門春已還,黃鸝門外猶綿蠻。
    蕭蕭冷官無一事,高齋搔首兀癡頑。
    睡魔襲我意蕭散,直來眉睫揚神奸。
    須臾爽氣溷塵俗,雙眸瞑眩那能{左間右見}。

    426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 宋·曹勛

    聯事當年在海隅,再遵南尾笑言攄。
    尚懷擁鼻胡床語,每寄論心尺素書。
    松籟舞風鷹隼后,蒲團附火雪霜初。
    應憐別久愈無味,茅塞如今擬荷鋤。

    427 《梅亭蓋舊太守徐公禋所作傳者謂公得庾嶺梅移》 宋·吳芾

    種梅我始效徐公,已覺幽香鼻觀通。
    寄語后人無剪伐,要令凋郡識春風。

    428 《和何倅游雁蕩》 宋·吳芾

    何侯富詞藻,能賦兼能詩。
    百篇輩李白,十稔嗤左思。
    搜奇抉靈怪,造化不能私。
    每為山水游,錦囊隨所之。

    429 《巖桂盛開感而有作》 宋·吳芾

    抱痾三月未能瘳,樂事都無只有愁。
    忽覺天香參鼻觀,頓令病客展眉頭。
    擬招賓佐同歡賞,奈怯壺觴且罷休。
    卻憶向來無事日,年年花下醉千秋。

    430 《扇子詩》 宋·李石

    鼻中出入一毫端,不論春溫與夏寒。
    十二時間無別法,只將心事轉天盤。

    431 《贈張聽聲》 宋·李石

    人言鼻聽無如龍,聽不以耳乃反聾。
    未若水母本無目,隔水響應相鳴雄。
    我持此理問張瞍,廢目任耳偏能聰。
    忍聞此聲亦憒憒,俗囂政在群鳴中。

    432 《到沉黎舉家瞆氣上如聾者逾月乃愈醫人云此瘴》 宋·李石

    儋史之孫病耳翁,人佯謂我與真同。
    蚊飛鬢外年時事,鵲噪愁邊晚更空。
    老去鹿皮終可隱,聽如龍鼻反能聰。
    昭文不鼓非無意,勉為慈親奏凱風。

    433 《蠟梅》 宋·李石

    一株坐斷寶花臺,水雪光中眼倦開。
    無事暗香浮鼻觀,思量也自識花來。

    434 《出疆次副使準陰舟行》 宋·王之望

    丁年慕請纓,白首翻攘袂。
    輶軒遽憑軾,魏闕頻回睇。
    兩淮經戰爭,萬物皆惟悴。
    云繁雪霰舞,風猛波濤沸。

    435 《蠟梅》 宋·曾協

    小枝列仙質,翛然道家裝。
    雪帔掛淺絳,銖衣曳微黃。
    清風一披拂,芝蘭讓幽香。
    老子專鼻觀,此花正相當。
    就令困霜雪,肯受泥涂傷。
    題評得名字,詩人惜輝光。
    雖無調鼎實,不作時世妝。

    436 《次韻大人書懷》 宋·李流謙

    萬鈞筆力等閒扛,占斷溪山福已龐。
    撲鼻寒梅香樹樹,照人新釀綠缸缸。
    大嚴凈社誰投足,小怒詩壇肯納降。
    莫為不億空嘆息,將軍才氣自無雙。

    437 《游護圣寺分韻得共字》 宋·李流謙

    散員繩檢寬,暇日得放縱。
    天明風發屋,飛蓋怯掀弄。
    朋簪諾已宿,駕言盍不勇。
    幽禪遠城郭,伉壯塔廟涌。

    438 《元宵雨十六日晴二首》 宋·李洪

    每恨元宵雨,收燈遽喜晴。
    喧闐雖倦逐,勃窣漫徒行。
    入夜寒無賴,隨人月有情。
    旅懷忘晤賞,擁鼻有詩成。

    439 《松皮香鼎》 宋·李洪

    南山長鬣五大夫,峨冠織翠華襟裾。
    老藏山澤骨相臞,捐軀鼎鼐計不疏。
    偶向寒窗伴腐儒,坦腹聳身止坐隅。
    鼻觀如與芝蘭俱,非煙非霧時有無。

    440 《次韻雷知院觀音詩因敘家中銅像之詳》 宋·樓鑰

    鼻祖家住江東邊,推擇為吏心靜淵。
    朝朝趨邑過圮上,時見暗磧光煜然。
    平時奉佛心至謹,建立塔廟崇諸天。
    試令便介識所在,退公始得來其前。

    * 關于無鼻的詩詞 描寫無鼻的詩詞 帶有無鼻的詩詞 包含無鼻的古詩詞(6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