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露的詩詞(4704首)

    321 《北上行》 唐·李白

    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
    磴道盤且峻,巉巖凌穹蒼。
    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
    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

    322 《書情題蔡舍人雄》 唐·李白

    嘗高謝太傅,攜妓東山門。
    楚舞醉碧云,吳歌斷清猿。
    暫因蒼生起,談笑安黎元。
    余亦愛此人,丹霄冀飛翻。

    323 《贈崔司戶文昆季》 唐·李白

    雙珠出海底,俱是連城珍。
    明月兩特達,馀輝傍照人。
    英聲振名都,高價動殊鄰。
    豈伊箕山故,特以風期親。

    324 《贈友人三首》 唐·李白

    蘭生不當戶,別是閑庭草。
    夙被霜露欺,紅榮已先老。
    謬接瑤華枝,結根君王池。
    顧無馨香美,叨沐清風吹。

    典故友人友情組詩

    325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唐·李白

    白露見日滅,紅顏隨霜凋。
    別君若俯仰,春芳辭秋條。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散為飛雨川上來,遙帷卻卷清浮埃。

    寫景懷人

    326 《游泰山六首》 唐·李白

    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泰山組詩

    327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唐·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云。
    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328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露濃 一作: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拜訪寫景抒情

    329 《擬古十二首》 唐·李白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
    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游子悲行役。

    330 《秋夕旅懷》 唐·李白

    涼風度秋海,吹我鄉思飛。
    連山去無際,流水何時歸。
    目極浮云色,心斷明月暉。
    芳草歇柔艷,白露催寒衣。
    夢長銀漢落,覺罷天星稀。
    含悲想舊國,泣下誰能揮。

    秋天寫景羈旅抒懷

    331 《代秋情》 唐·李白

    幾日相別離,門前生穞葵。
    寒蟬聒梧桐,日夕長鳴悲。
    白露濕螢火,清霜凌兔絲。
    空掩紫羅袂,長啼無盡時。

    332 《望夫石》 唐·李白

    仿佛古容儀,含愁帶曙輝。
    露如今日淚,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無言類楚妃。
    寂然芳靄內,猶若待夫歸。

    333 《句》 唐·李白

    焰隨紅日去,煙逐暮云飛。
    (令一日賦山火詩云:
    “野火燒山后,人歸火不歸。
    ”思軋不屬,

    334 《月下會徐十一草堂》 唐·韋應物

    空齋無一事,岸幘故人期。
    暫輟觀書夜,還題玩月詩。
    遠鐘高枕后,清露卷簾時。
    暗覺新秋近,殘河欲曙遲。

    335 《灃上西齋寄諸友(七月中善福之西齋作)》 唐·韋應物

    絕岸臨西野,曠然塵事遙。
    清川下邐迤,茅棟上岧峣.
    玩月愛佳夕,望山屬清朝。
    俯砌視歸翼,開襟納遠飆。

    婉約女子惜春柳樹

    336 《善福精舍示諸生》 唐·韋應物

    湛湛嘉樹陰,清露夜景沉。
    悄然群物寂,高閣似陰岑。
    方以玄默處,豈為名跡侵。
    法妙不知歸,獨此抱沖襟。
    齋舍無馀物,陶器與單衾。
    諸生時列坐,共愛風滿林。

    337 《郡齋感秋,寄諸弟》 唐·韋應物

    首夏辭舊國,窮秋臥滁城。
    方如昨日別,忽覺徂歲驚。
    高閣收煙霧,池水晚澄清。
    戶牖已凄爽,晨夜感深情。

    338 《閑居寄諸弟》 唐·韋應物

    秋草生庭白露時,故園諸弟益相思。
    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

    愛情思念

    339 《覽褒子臥病一絕,聊以題示(沈氏生全真)》 唐·韋應物

    念子抱沉疾,霜露變滁城。
    獨此高窗下,自然無世情。

    340 《答長安丞裴說》 唐·韋應物

    出身忝時士,于世本無機。
    爰以林壑趣,遂成頑鈍姿。
    臨流意已凄,采菊露未稀。
    舉頭見秋山,萬事都若遺。

    寒食節思鄉

    * 關于無露的詩詞 描寫無露的詩詞 帶有無露的詩詞 包含無露的古詩詞(47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