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潮的詩詞(1158首)

    601 《白雞謝靜講師》 宋·釋居簡

    素羽剪零云,冠裁辰錦新。
    德如潮有信,雄壓牝無晨。
    物化寤非蝶,蟻酣驚代鄰。
    莫教風雨暝,緘口卻羞人。

    602 《偈頌四十一首》 宋·釋普寧

    寒食潮節,家家拜掃時。
    木人空嘆息,石女淚雙垂。
    惟有林下道人,絕學無為。
    百不會,百不知。
    拈起少林無孔笛,逆風吹了順風吹。

    603 《江行》 宋·釋尚能

    渺然寒水上,四望盡無涯。
    沙跡迎潮沒,天形接海垂。
    壞衣汀靄濕,疏磬葦風吹。
    今夜猶船宿,還應與月期。

    604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臨崖擠人。
    惡語傷人。
    冤深潮海,嚼齒吞齦。
    啞,說著無非是惡心。

    605 《頌古五十三首》 宋·釋文禮

    墮脫知何處,憑君子細看。
    潮來無別浦,木落見他山。

    606 《句》 宋·釋仲殊

    涼生宮殿不因秋。
    霽色澄千里,潮聲帶兩州。
    天長地久大悠悠,爾既無心我亦休。
    海門礙日山雙聳,江北迎人樹幾行。

    607 《錢唐懷古》 宋·汪斗建

    江上城低煙樹紅,江潮西去幾時東。
    吳王花草隳春暮,禹會樓臺入夢空。
    萬里孤云留夕照,千年遺恨訴秋風。
    鳳凰飛去無消息,漠漠遙岑煙雨中。

    608 《游澤山》 宋·汪翔龍

    獨俯空堂夜,無人境自寬。
    高風河影動,斜月竹身寒。
    潮海秋聲闊,山林客夢安。
    坐來列幾點,北斗掛闌干。

    609 《夔州歌簡晁子西》 宋·王從道

    白帝夔州萬古城,全蜀東門下祖控。
    瞿唐滟澦勢嶄絕,赤甲白鹽光澒洞。
    峽雨關云朝莫征,煙葉水花洲渚共。
    少陵冥寞減光輝,山川草木今誰諷。

    610 《題玉霄亭》 宋·王廉清

    憶昔新亭敞玉霄,使君髯舅意飄飄。
    春風瀲滟黃金琖,明月參差紫玉簫。
    歌吹舊蹤空草木,風流閑許屬漁樵。
    憑欄無限凄愴意,寂寞寒江落暮潮。

    611 《石門貪泉》 宋·王竹臞

    天闊不知山腳遠,潮平微見晚煙橫。
    石門無數征帆去,惟有漁舟個個輕。

    612 《題甘露寺》 宋·吳濟

    云闕漏微照,長江得半明。
    心隨帆影遠,鷗似我身輕。
    今古幾興廢,山川無變更。
    倚欄吟未斷,拍拍又潮生。

    613 《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 宋·吳說

    近知盡室入煙霞,兒女甘貧慣食鮭。
    方外何人差可友,歲闌底處定為家。
    江城潮盛漫秋鹵,驛道風高卷霽沙。
    子拾墮樵歸未得,能無借地種桃花。

    614 《水龍吟 拱北樓呈漢臣學士 郁氏續書畫題跋記》 宋·鮮于樞

    倚空金碧崔嵬,鳳山直下如拳小。
    仰瞻天闕,北辰不動,眾星環繞。
    喚起群聾,銅龍警夜,靈鼉催曉。
    自鴟夷去后,狂瀾未息,從此壓,潮頭倒。

    615 《粵俗》 宋·謝景初

    粵俗嗜海物,鱗介無一遺。
    蝦蠃味已厚,況乃蟹與蜞。
    潮來浦嶼漲,遮捕張藩籬。
    潮去沙滿灘,拾掇盈籬箕。

    616 《會故人二首》 宋·徐恢

    毛郎才涌似潮頭,莫比寒蟲泣夜秋。
    要上蘭臺揖班馬,不聯石鼎玩侯劉。
    定知有道能醫國,稍喜談禪勘趙州。
    顧我雖無陶謝手,尚堪述作與同游。

    617 《觀水》 宋·徐直方

    滄江無盡水,夜夜隨潮去。
    若復作潮來,滄江止不住。

    618 《橫塘》 宋·楊修

    早潮才過晚潮來,一一軒窗照水開。
    鑒面無塵風不動,分明倒影見樓臺。

    619 《鼓樓懷古》 宋·楊志

    興廢何年事,無由問老成。
    代為兜率地,留得古樓名。
    石塔添潮影,銅壺斷漏聲。
    我來空吊古,恨不賦蕪城。

    620 《過桐廬邑二首》 宋·張景脩

    隱君無姓字,何代至今存。
    數里山為宅,兩株桐是孫。
    人煙半峰碧,溪水帶潮渾。
    多少來游客,茫茫蹋藥根。

    * 關于無潮的詩詞 描寫無潮的詩詞 帶有無潮的詩詞 包含無潮的古詩詞(11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