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源的詩詞(1669首)

    201 《題羅源驛用馬駒甫韻》 宋·李洪

    日斜投宿古禪扉,老宿過同東院西。
    到處葛藤無用處,試尋梅萼亞疏籬。

    202 《醉蓬萊·正金風無露》 宋·趙長卿

    題于壁
    正金風無露。
    玉宇生涼,楚郊無暑。
    催起行人,恰槐黃時序。

    203 《桃源圖》 宋·樓鑰

    桃源初傳武陵谿,靖節作記人不疑。
    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與世真相違。
    尚不知漢況晉魏,子孫綿遠無終期。
    正如三韓有秦語,傳為神仙愈難知。

    204 《贈寶藏老道源》 宋·樓鑰

    骨相昂藏澗底松,平生禪窟盡從容。
    幾年大隱清暉閣,今日來瞻獨秀峰。
    打破畫瓶無罣礙,大開飯店喜迎逢。
    今朝且逐征途去,何日重來聽曉鐘。

    205 《旱久無水王伯容分惠桃源大谿泉將以長篇水至》 宋·樓鑰

    七十老翁門晝閉,終日蕭然無一事。
    卻因不雨動衰懷,擁笏黃堂與祠祀。
    兼旬旱涸舟不通,井泉欲竭知無計。
    僮奴抱甕扣比鄰,水不得清僅無滓。

    206 《贈凌一源道人》 宋·樓鑰

    知君曾住武當山,更解尋幽灊皖閒。
    老矣無緣窮勝處,但思歸去臥鄉關。

    207 《過登源英濟廟祈雨》 宋·虞儔

    古廟出靈響,吾儕非過求。
    山田雖欠雨,陂水尚通溝。
    出郭漸無日,祈年望有秋。
    豚蹄真狹甚,明信或堪羞。

    208 《呈謝資深縣丞源》 宋·趙蕃

    平生夢寐臨川郡,故在溪堂竹友齋。
    句法已看行世集,風聲猶得起人懷。
    有孫住著園依水,薄宦舊來松儼槐。
    縱是塵埃政沖突,可無一語道離乖。

    209 《桃源道中用邢子中丈舊韻》 宋·趙蕃

    山川曾是避秦余,何得真成畫不如。
    想象曾聞昔所賦,經行為記我今初。
    欲知賦役無逃遁,看取耕桑映密疏。
    雨笠煙蓑春正好,盍拋手板便從渠。

    210 《桃源憶故人·人間只解春留住》 宋·汪莘

    人間只解春留住。
    不管秋歸去。
    一陣西窗風雨。
    秋也歸何處。
    柴扉半掩閑庭戶。
    黃葉青苔無數。
    猶把小春分付。
    梅蕊前村路。

    211 《題桃源圖》 宋·魏了翁

    伏勝高堂書已出,竇公制氏樂猶傳。
    魯生力破秦儀陋,商皓終扶漢鼎顛。
    隱者寧無人禮義,武陵獨匪我山川。
    若將此地為真有,亂我彝倫六百年。

    212 《挽桃源使君虞公二首》 宋·程公許

    疇昔交諸季,曾聞說長公。
    圣涯探窔奧,詞藻亦精工。
    偶幸趨勢徵詔,方當順下風。
    飚斿無處問,延佇鬢飛蓬。

    213 《和前人小桃源韻》 宋·王柏

    二初何如人,夫豈古隱士。
    道成遡泬寥,羊臥不再起。
    鸞鶴舞松聲,蕭騷快心耳。
    金灶清塵生,余丹不輕委。

    214 《戴帥初九日無憀以滿城風雨近重陽為韻七首袖》 宋·陳著

    履險須頓足,逢躁須戒吻。
    況今為何時,正恐無地隱。
    柴門倘可閉,即與桃源近。
    豈無耆舊在,努力各自謹。

    215 《次韻弟觀用王介甫桃源行韻寫感為西湖行》 宋·陳著

    錢塘江頭駐龍馬,西湖風光甲天下。
    西湖西邊屋萬閒,中有沈沈醉花者。
    鶯鶯燕燕日日春,萍虀豆粥蠟代薪。
    黑殺吹飚忽過江,憂貽君父辱在臣。

    216 《桃源行》 宋·姚勉

    武陵溪邊翁好漁,笭箵釣車日采魚。
    扁舟為家葦為屋,豈知世有神仙居。
    曉來不記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絕處。
    紅云杳叆望欲迷,絳雪繽紛落無數。

    217 《靈源上太夫人冢》 宋·姚勉

    一別慈闈面,春風十五花。
    不知人有母,誰念子無家。
    社雨鄰巢燕,清明壟樹鴉。
    動皆傷感處,慟哭夕陽斜。

    218 《游靈源天境遇雨各奔歸晚坐以不是溪居者那知》 宋·姚勉

    靈源水有天,日涉勝趣多。
    同行十數子,散策經山坡。
    溪行小盤礴,石坐閒摩挲。
    野菊留余花,新梅看微柯。

    219 《題桃源圖》 宋·胡仲弓

    圖中想像晉桃源,問著桃源不澉言。
    只道亂來無境土,誰知靜里有乾坤。
    年深莫辨煙霞跡,洞古猶粘苔蘚痕。
    吟杖懶隨劉阮去,漫尋春色到柴門。

    220 《桃源圖》 宋·胡仲弓

    桃源分二種,半在此源栽。
    向為逃秦去,今還歸趙來。
    山川猶古昔,人物不塵埃。
    劉阮何為者,無言空自回。

    * 關于無源的詩詞 描寫無源的詩詞 帶有無源的詩詞 包含無源的古詩詞(16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