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無濤的詩詞(1062首)
201
《乞彩箋歌》 唐·韋莊
浣花溪上如花客,綠闇紅藏人不識。
留得溪頭瑟瑟波,潑成紙上猩猩色。
手把金刀擘彩云,有時剪破秋天碧。
202
《送林寬下第東歸》 唐·黃滔
為君惆悵惜離京,年少無人有屈名。
積雪未開移發日,鳴蟬初急說來程。
楚天去路過飛雁,灞岸歸塵觸鎖城。
又得新詩幾章別,煙村竹徑海濤聲。
203
《題甘露寺》 唐·曹松
香門接巨壘,畫角間清鐘。
北固一何峭,西僧多此逢。
天垂無際海,云白久晴峰。
旦暮然燈外,濤頭振蟄龍。
204
《秋宿經上人房》 唐·李洞
江房無葉落,松影帶山高。
滿寺中秋月,孤窗入夜濤。
舊真懸石壁,衰發落銅刀。
臥聽曉耕者,與師知苦勞。
205
《送人歸覲河中》 唐·李洞
青門冢前別,道路武關西。
有寺云連石,無僧葉滿溪。
河長隨鳥盡,山遠與人齊。
覲省波濤縣,寒窗響曙雞。
207
《哭棲白供奉》 唐·李洞
聞說孤窗坐化時,白莎蘿雨滴空池。
吟詩堂里秋關影,禮佛燈前夜照碑。
賀雪已成金殿夢,看濤終負石橋期。
逢山對月還惆悵,爭得無言似祖師。
208
《懷張喬張霞》 唐·李洞
西風吹雨葉還飄,憶我同袍隔海濤。
江塔眺山青入佛,邊城履雪白連雕。
身離世界歸天竺,影掛虛空度石橋。
應念無成獨流轉,懶磨銅片鬢毛焦。
209
《送醉畫王處士》 唐·李洞
幾年乘興住南吳,狂醉蘭舟夜落湖。
別后鶴毛描轉細,近來牛角飲還粗。
同餐夏果山何處,共釣秋濤石在無。
關下相逢怪予老,篇章役思繞寰區。
210
《王澤嶺遭洪水》 唐·孔德紹
地籟風聲急,天津云色愁。
悠然萬頃滿,俄爾百川浮。
還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
驚濤遙起鷺,回岸不分牛。
徒知懷趙景,終是倦陽侯。
木梗誠無托,蘆灰豈暇求。
思得乘槎便,蕭然河漢游。
211
《題金山寺》 唐·孫魴
萬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
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塵。
過櫓妨僧定,驚濤濺佛身。
誰言張處士,題后更無人。
212
《錢塘對酒曲》 唐·陳陶
風天雁悲西陵愁,使君紅旗弄濤頭。
東海神魚騎未得,江天大笑閑悠悠。
嵯峨吳山莫夸碧,河陽經年一宵白。
213
《閑居寄太學盧景博士》 唐·陳陶
無路青冥奪錦袍,恥隨黃雀住蓬蒿。
碧云夢后山風起,珠樹詩成海月高。
久滯鼎書求羽翼,未忘龍闕致波濤。
閑來長得留侯癖,羅列楂梨校六韜。
214
《贈王道者》 唐·李中
混俗從教鬢似銀,世人無分得相親。
槎流海上波濤闊,酒滿壺中天地春。
功就不看丹灶火,性閑時拂玉琴塵。
仙家變化誰能測,只恐洪崖是此身。
215
《記皂江墮水事》 唐·楊鼎夫
青城山峭皂江寒,欲度當時作等閑。
棹逆狂風趨近岸,舟逢怪石碎前灣。
手攜弱杖倉皇處,命出洪濤頃刻間。
今日深恩無以報,令人羞記雀銜環。
217
《別雒下一二知己》 唐·譚用之
金鼎光輝照雪袍,雒陽春夢憶波濤。
塵埃滿眼人情異,風雨前程馬足勞。
接塞峨眉通蜀險,過山仙掌倚秦高。
別來無限幽求子,應笑區區味六韜。
218
《題吉州龍溪》 唐·何敬
龍溪之山秀而峙,龍溪之水清無底。
狂風激烈翻春濤,薄霧冥濛溢清泚。
奔流百折銀河通,落花滾滾浮霞紅。
四時佳境不可窮,仿佛直與桃源通。
219
《濟川用舟楫》 唐·胡權
渺渺水連天,歸程想幾千。
孤舟辭曲岸,輕楫濟長川。
迥指波濤雪,回瞻島嶼煙。
心迷滄海上,目斷白云邊。
泛濫雖無定,維持且自專。
還如圣明代,理國用英賢。
* 關于無濤的詩詞 描寫無濤的詩詞 帶有無濤的詩詞 包含無濤的古詩詞(10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