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辭舊國,窮秋臥滁城。方如昨日別,忽覺徂歲驚。高閣收煙霧,池水晚澄清。戶牖已凄爽,晨夜感深情。
蒼山何郁盤,飛閣凌上清。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靈。白云已蕭條,麋鹿但縱橫。泉水今尚暖,舊林亦青青。
素寡名利心,自非周圓器。徒以歲月資,屢蒙藩條寄。時風重書札,物情敦貨遺。機杼十縑單,慵疏百函愧。
戰爭憂國憂民
漢中二良將,今昔各一時。韓信此登壇,尚書復來斯。手把銅虎符,身總丈人師。錯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送別抒情寫云
飄泊懷書客,遲回此路隅。問津驚棄置,投刺忽踟躕。方伯恩彌重,蒼生詠已蘇。郡稱廉叔度,朝議管夷吾。
賢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況我饑愚人,焉能尚安宅。始來茲山中,休駕喜地僻。奈何迫物累,一歲四行役。
賢豪贊經綸,功成空名垂。子孫不振耀,歷代皆有之。鄭公四葉孫,長大常苦饑。眾中見毛骨,猶是麒麟兒。
峽內多云雨,秋來尚郁蒸。遠山朝白帝,深水謁彝陵。遲暮嗟為客,西南喜得朋。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飛騰。
離客窮海陰,蕭辰歸思結。一隨浮云滯,幾怨黃鵠別。妙年即沉痾,生事多所闕。劍中負明義,枕上惜玄發。
人閑當歲暮,田野尚逢迎。萊子多嘉慶,陶公得此生。寒蕪連古渡,云樹近嚴城。雞黍無辭薄,貧交但貴情。
大道本夷曠,高情亦沖虛。因隨白云意,偶逐青蘿居。青蘿紛蒙密,四序無慘舒。馀清濯子襟,散彩還吾廬。
中歲分符典石城,兩朝趨陛謁承明。闕下昨承歸老疏,天南今切去鄉情。親知握手三秋別,幾杖扶身萬里行。伯道暮年無嗣子,欲將家事托門生。
儒服山東士,衡門洛下居。風塵游上路,簡冊委空廬。戎馬生郊日,賢人避地初。竄身初浩蕩,投跡豈躊躇。
清泉浣塵緇,靈藥釋昏狂。君詩發大雅,正氣回我腸。復令五彩姿,潔白歸天常。昔歲同講道,青襟在師傍。
文行蘊良圖,聲華挹大巫。掄才超粉署,駁議在黃樞。自得環中辨,偏推席上儒。八音諧雅樂,六轡騁康衢。
計偕十上竟無成,忽憶巖居便獨行。志業嘗探絕編義,風塵虛作棄繻生。歲儲應嘆山田薄,里社時逢野醞清。惆悵中年群從少,相看欲別倍關情。
昔住邯鄲年尚少,只是嬌羞弄花鳥。青樓碧紗大道邊,綠楊日暮風裊裊。嬋娟玉貌二八馀,自憐顏色花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