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無心毫的詩詞(402首)
103
《酬別致用》 唐·元稹
風行自委順,云合非有期。
神哉心相見,無眹安得離。
我有懇憤志,三十無人知。
修身不言命,謀道不擇時。
104
《照鏡辭》 宋·宋自遜
匣中青鏡秋月明,妍嗤毫發無遁形。
人心不同有如面,青銅照面不照心。
人心本靈本虛靜,誰實昏之私欲勝。
匣取青銅且勿開,自照心中大圓鏡。
105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106
《南獠》 宋·歐陽修
洪宋區夏廣,恢張際四維。
狂孽久不聳,民物含春熙。
耆稚適所尚,游泳光華時。
遽然攝提歲,南獠掠邊陲。
109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110
《上后溪劉閣學》 宋·程公許
如來藏有大經卷,無古無今無成壞,卷這可納一毫端,舒之彌綸於法界。
眾生與佛同受持,謂有定法便虛假。
祗園食飽洗缽坐,何曾有意一場話。
111
《言志》 宋·釋智圓
疇昔學為文,擬盡周孔道。
心勞道未至,壯歲成衰花,疇昔學為詩,模范風雅詞。
立言多瘋喻,反為時人嗤。
112
《朱文公》 宋·陳普
嘗思紫陽翁,功德不下禹。
平生五人倫。
叔世一天柱。
海岳久亭毓,二儀厚付與。
113
《坊州按獄》 唐·舒元輿
中部接戎塞,頑山四周遭。
風冷木長瘦,石磽人亦勞。
牧守茍懷仁,癢之時為搔。
其愛如赤子,始得無啼號。
115
《松江哨遍》 宋·劉學箕
歸帆征棹,相望于黃蘆煙草之際。
去來乎橋之左右者,若非人世,極畫工之巧所莫能形容。
每來維舟,未嘗即去,徜徉延佇,意盡然后行。
至欲作數語以狀風景勝概,辭不意逮,筆隨句閣,良可慨嘆。
116
《塞鴻秋》 元·貫云石
戰西風遙天幾點賓鴻至,感起我南朝千古傷心事。
展花箋欲寫幾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無才思。
往常得興時,一掃無瑕疵。
今日個病懨懨剛寫下兩個相思字。
117
《贈筆工陸繼翁》 明·曾棨
吳興筆工陸文寶,制作不與常人同。
自然入手造神妙,所以舉世稱良工。
有時盤礴坐軒中,石盤水清如鏡中。
空山老兔脫毛骨,簡拔精銳披蒙茸。
118
《感事》 宋·王安石
賤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豐年不飽食,水旱尚何有。
雖無剽盜起,萬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為,十室災八九。
120
《寄題周丞相平園》 宋·陸游
先生道心平如砥,秋毫忿欲何曾起。
漫將周易著床頭,本不洗心那洗耳?先生國論如砥平,三朝倚之作權衡。
泰階兩兩元不動,自然萬里無欃槍。
如今歸來曲肱臥,世事無窮俱看破;不栽桃李不鉏蘭,山僧野叟時來過。
* 關于無心毫的詩詞 描寫無心毫的詩詞 帶有無心毫的詩詞 包含無心毫的古詩詞(4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