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心毫的詩詞(402首)

    381 《和徐子融見寄》 宋·陳文蔚

    學問分明有本根,一編魯論幸今存。
    奈何至理難窮究,愿與良朋細討論。
    欲探圣傳千古秘,莫令心鑒一毫昏。
    吾儕總在生成內,要識無私造化恩。

    382 《次韻恢大山擬古三首》 宋·方回

    六度莫先慧,三風尤惡頑。
    此心朗如鏡,磨盡青銅斑。
    微利毫發計,虛名分寸攀。
    朝市多此人,平地劍門關。
    老夫一丘壑,轍跡無往還。
    彼哉峴山泣,況乃泣牛山。

    383 《八月朔后雨晝夜不止》 宋·方回

    □蔑絲毫暑,何庸一再霖。
    秋陰酸病骨,夜滴碎歸心。
    劇盜應旁睨,余田或盡沉。
    無燈黑如漆,臆度近更深。

    384 《閑中真樂》 宋·郭印

    人間富與貴,孰不羨王侯。
    靜邊細一觀,何其勞且憂。
    去來風中云,出沒水上漚。
    推遷無定在,秋毫非我謀。

    385 《謝章平遠惠筆》 宋·黃庚

    管城二子樣尖新,分惠山房勝饋金。
    淮兔拔毛夸匠巧,魯魚正字見功深。
    抄書未得纖毫力,握管難忘一寸心。
    揮翰玉堂無夢到,雅宜茅屋寫清吟。

    386 《上巳成季召會于西溪會上賦詩須多韻仍用故事》 宋·李復

    華林園中千金堤,銅龍吐水天泉池。
    八公山下劉安臺,城郭周圍雜花開。
    流金寶劍為秦出,彩鷁羽觴浮洛來。
    著處祓除務是日,西關千人萬人出。

    387 《偈頌十四首》 宋·釋印肅

    驪珠一顆印千峰,越古騰今處處通。
    元禪道貫纖毫絕,方知佛法不曾窮。
    孤云片片標心法,野鶴翹松表自容。
    千眼難觀誰解見,赤幡直下起清風。
    妙覺十方無影像,靈知三界絕行蹤。

    388 《贊三十六祖頌》 宋·釋印肅

    迦那提波針投缽,深契無相心解脫。
    辨因木耳再來人,巧幻不虧於毫末。

    389 《萬載縣橋疏》 宋·釋印肅

    萬載洪機一發,直得耳聾眼瞎。
    放身通濟仁心,度盡微塵佛剎。
    勸英賢,須特達,百億龍天齊鑒察。
    大開寶藏施珠珍,個裹無私一毫發。

    390 《造袁州浮橋語》 宋·釋印肅

    普庵教化修浮橋,信心自肯大豐饒。
    解脫皆因不思議,度人無量永趙遙。
    秀江千古源何極,非干今日與明朝。
    一生補處誰知有,萬德咸歡寂體寥。

    391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鎖口而禪,篾腹而餓。
    透出劫空心相微,不見秋毫身量大。
    法憙為食,法空為座。
    毗耶門戶打開,少室家風覷破。
    言滿天下兮,而無口過。

    392 《惠洪上人》 宋·釋祖欽

    洪蒙既判,惠然紅日。
    天地開明,即心是佛。
    塵沙剎海,遍界發輝。
    一絲毫頭,昧之不得。

    39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離男坎女甚清廉,金鼎分毫上火炎。
    莫把余心懷利用,古先學士誡無厭。
    深藏異寶參詳理,已漸成形旋要添。
    運轉但教經歲月,光揚溢目眾人瞻。

    394 《七弟示詩后又改緣字為川字因再次韻》 宋·蘇頌

    幽棲新得地,樸飾敢求全。
    一畝真儒有,三年近道邊。
    鋤荒還見舊,革陋遂成妍。
    棟宇依巖畔,煙云入檻前。

    395 《景德寺飲會丘思同作述懷詩兼紀一席之事見約》 宋·蘇頌

    瀕江多勝宇,茲地更推高。
    結友為文會,開樽較飲豪。
    春華今始盛,圣代況親遭。
    美景堪行樂,雄談任叫號。

    396 《范箕叟啜茗一首》 宋·蘇籀

    無窮賞物胡名達,希世纖柔不計金。
    愛雪并花也延命,擲絲與竹卻知音。
    情閒未絕毫厘念,文艷何妨鐵石心。
    雅倩樊蠻誦長恨,飲茶亦可擬芳斟。

    397 《跋思古齋詩卷》 宋·蘇籀

    娉然林下趣,仙袂擁書簽。
    心跡清無滓,情聲慧且謙。
    瑣窗龜背戲,彤管兔毫尖。
    十愿獨非僭,陶云那得添。

    398 《三用韻十首》 宋·楊公遠

    性野耽幽隱,茅茨一二間。
    身侔黃鶴瘦,心與白云閒。
    囊里詩無俗,毫端畫有山。
    忽驚時節換,塞雁又南還。

    399 《贈五行家涂舜舉》 宋·曾豐

    火輪窮曠劫,初度起秋毫。
    一寸心能照,三千界莫逃。
    許吾無乃過,竟此未相遭。
    使有相遭處,天其損我高。

    400 《贈筆工周永年二首》 宋·曾豐

    豈無毫忽補于時,用盡初心卒見遺。
    不拔一毛徒自利,楊朱作計未為癡。

    * 關于無心毫的詩詞 描寫無心毫的詩詞 帶有無心毫的詩詞 包含無心毫的古詩詞(4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