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御的詩詞(1723首)

    41 《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復憲臺充賀…淮南幕府》 唐·劉長卿

    太華高標峻,青陽淑氣盤。
    屬辭傾渤澥,稱價掩瑯玕.
    楊葉頻推中,蕓香早拜官。
    后來慚轍跡,先達仰門闌。

    42 《罪所上御史惟則》 唐·劉長卿

    誤因微祿滯南昌,幽系圜扉晝夜長。
    黃鶴翅垂同燕雀,青松心在任風霜。
    斗間誰與看冤氣,盆下無由見太陽。
    賢達不能同感激,更于何處問蒼蒼。

    43 《寄趙七侍御》 唐·李華

    搖槳曙江流,江清山復重。
    心愜賞未足,川迥失前峰。
    凌灘出極浦,曠若天池通。
    君陽青嵯峨,開拆混元中。

    44 《與黃侍御北津泛舟》 唐·孟浩然

    津無蛟龍患,日夕常安流。
    本欲避驄馬,何如同鹢舟。
    豈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
    莫奏琴中鶴,且隨波上鷗。
    堤緣九里郭,山面百城樓。
    自顧躬耕者,才非管樂儔。
    聞君薦草澤,從此泛滄洲。

    45 《聞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戶除豫州司戶,因以投寄》 唐·孟浩然

    故人荊府掾,尚有柏臺威。
    移職自樊衍,芳聲聞帝畿。
    昔余臥林巷,載酒過柴扉。
    松菊無時賞,鄉園欲懶歸。

    46 《陪李侍御訪聰上人禪居(一作陪柏臺友訪聰上人)》 唐·孟浩然

    欣逢柏臺友,共謁聰公禪。
    石室無人到,繩床見虎眠。
    陰崖常抱雪,枯澗為生泉。
    出處雖云異,同歡在法筵。

    47 《聞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戶除豫州司戶,因以投寄》 唐·孟浩然

    故人荊府掾,尚有柏臺威。
    移職自樊衍,芳聲聞帝畿。
    昔余臥林巷,載酒過柴扉。
    松菊無時賞,鄉園欲懶歸。

    48 《陪李侍御訪聰上人禪居(一作陪柏臺友訪聰上人)》 唐·孟浩然

    欣逢柏臺友,共謁聰公禪。
    石室無人到,繩床見虎眠。
    陰崖常抱雪,枯澗為生泉。
    出處雖云異,同歡在法筵。

    49 《贈韋侍御黃裳二首》 唐·李白

    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
    天與百尺高,豈為微飆折?
    桃李賣陽艷,路人行且迷。
    春光掃地盡,碧葉成黃泥。

    贈友勵志

    50 《贈常侍御》 唐·李白

    安石在東山,無心濟天下。
    一起振橫流,功成復瀟灑。
    大賢有卷舒,季葉輕風雅。
    匡復屬何人,君為知音者。
    傳聞武安將,氣振長平瓦。
    燕趙期洗清,周秦保宗社。
    登朝若有言,為訪南遷賈。

    51 《贈潘侍御論錢少陽》 唐·李白

    繡衣柱史何昂藏,鐵冠白筆橫秋霜。
    三軍論事多引納,階前虎士羅干將。
    雖無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錢少陽。
    眉如松雪齊四皓,調笑可以安儲皇。
    君能禮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

    52 《贈常侍御》 唐·李白

    安石在東山,無心濟天下。
    一起振橫流,功成復瀟灑。
    大賢有卷舒,季葉輕風雅。
    匡復屬何人,君為知音者。
    傳聞武安將,氣振長平瓦。
    燕趙期洗清,周秦保宗社。
    登朝若有言,為訪南遷賈。

    懷古月亮

    53 《贈潘侍御論錢少陽》 唐·李白

    繡衣柱史何昂藏,鐵冠白筆橫秋霜。
    三軍論事多引納,階前虎士羅干將。
    雖無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錢少陽。
    眉如松雪齊四皓,調笑可以安儲皇。
    君能禮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

    唐詩三百首寓言寫鳥寓人哲理

    54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唐·李白

    白若白鷺鮮,清如清唳蟬。
    受氣有本性,不為外物遷。
    飲水箕山上,食雪首陽顛。
    回車避朝歌,掩口去盜泉。

    春天感嘆歲月組詩

    55 《安陸白兆山桃花巖寄劉侍御綰(作春歸桃花巖貽許侍御)》 唐·李白

    云臥三十年,好閑復愛仙。
    蓬壺雖冥絕,鸞鶴心悠然。
    歸來桃花巖,得憩云窗眠。
    對嶺人共語,飲潭猿相連。

    唐詩三百首贊頌寫人憑吊古跡

    56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唐詩三百首寫景山水歸隱

    57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 唐·李白

    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
    相去數百年,風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
    俯視鴛鷺群,飲啄自鳴躍。

    58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崔侍御十九韻》 唐·李白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趙傾。
    黃河飲馬竭,赤羽連天明。
    太尉杖旄鉞,云旗繞彭城。
    三軍受號令,千里肅雷霆。

    59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頭驛以書見招,期月滿泛洞庭》 唐·李白

    君至石頭驛,寄書黃鶴樓。
    開緘識遠意,速此南行舟。
    風水無定準,湍波或滯留。
    憶昨新月生,西檐若瓊鉤。

    60 《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 唐·李白

    韓眾騎白鹿,西往華山中。
    玉女千馀人,相隨在云空。
    見我傳秘訣,精誠與天通。
    何意到陵陽,游目送飛鴻。

    * 關于無御的詩詞 描寫無御的詩詞 帶有無御的詩詞 包含無御的古詩詞(17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