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聲風的詩詞(5246首)

    741 《穎語次楊廉夫進士古聲韻》 元·王冕

    老穎冰滿頭,不識宮妓口。
    窮年豈無為?棄置如敝帚。
    玉杯漸消磨,含默甘老丑。
    余生重其功,悵然懷永久。

    742 《素梅 五八》 元·王冕

    春風無聲海日起,梅花滿樹煙茫茫。
    西湖昨夜笙歌靜,相見逋仙是林中。

    743 《清燕亭》 宋·司馬光

    波澄蔭群木,永日淇清華。
    碧筱靜秋色,白蘋低晚花。
    松聲工醒酒,泉味最便茶。
    外事付丞掾,無妨風景嘉。

    744 《喜雪示徐生》 宋·歐陽修

    清穹凜冬威,旱野渴天澤。
    經旬三尺雪,萬物變顏色。
    愁云噓不開,慘慘連日夕。
    寒風借天勢,豪忽肆陵轢。

    745 《山居雜詩》 元·元好問

    瘦竹藤斜掛,叢花草亂生。
    林高風有態,苔滑水無聲。

    746 《八聲甘州 同張古人觀許由冢,古人名潛,字》 元·元好問

    許君祠、層崖上崢嶸,幽林入清深。
    坐嵩丘少室,風煙濃澹,百態變晴陰。
    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
    寂寞懸瓢地,黃屋無心。

    747 《湘夫人詠》 元·元好問

    木蘭芙蓉滿芳洲,白云飛來北渚游。
    千秋萬歲帝鄉遠,云來云去空悠悠。
    秋風秋月沅江渡,波上寒煙引輕素。
    九疑山高猿夜啼,竹枝無聲墮殘露。

    748 《九月二十四日大風》 宋·梅堯臣

    秋飚無蹤跡,空中聲奔馳。
    枯桑因已驗,老病仍先知。
    驚沙入陂隙,危葉墮綠枝。
    幽懷聒不寐,山岳將恐移。

    749 《禽聲四首》 宋·曾幾

    幽禽竟日引圓吭,脫袴催人有底忙。
    不但春天無衣著,凄風冷雨絕須防。

    750 《風凰臺》 宋·曾幾

    檐聲無復到層臺,畫棟空馀燕雀來。
    我是鳳凰池上客,等閒汀鷺莫相猜

    751 《瓶中梅》 宋·曾幾

    小窗水冰青琉璃,梅花橫斜三四枝。
    若非風日不到處,何得色香如許時。
    神情蕭散林下氣,玉雪清瑩閨中姿。
    陶泓毛穎果安用,疏影寫出無聲詩。

    752 《題簡齋》 宋·陳與義

    我窗三尺余,可以閱晦明。
    北省雖巨麗,無此風竹聲。
    不著散花女,而況使鬼兄。
    世間多歧路,居士繩床平。

    753 《省中和何子溫見寄》 宋·洪咨夔

    東風婉娩燕來雙,禁漏無聲萬綠香。
    寶鴨炷云朝太紫,玉蜍挹露校鉛黃。
    圣賢不斷千年脈,宇宙長存一點光。
    老鶴也知虛靜好,夜深踏月上修廓。

    754 《送客一首送真侍郎》 宋·洪咨夔

    風雨寂歷蘆荻秋,梧桐落盡斜陽收。
    孤鴻影斷蒼莽外,愁絕送客濤江頭。
    客心恰似濤江水,夾岸擁沙潮不起。
    海門一線拱觚棱,無聲夜到龍山尾。

    755 《夏夜宿水館》 宋·白玉蟾

    松脂明滅已更寒,蛙市無聲萬籟沉。
    千里清風孤館夢,一輪明月故人心。
    欲眠還醒推籐枕,驟熱仍寒弄楮衾。
    搔首起來顧清影,斷煙低鎖荻花林。

    756 《易道錄招飲五首》 宋·白玉蟾

    竹風不斷涼如水,山雨無聲細似塵。
    世事總歸簪上雪,人生聊寄甕頭春。

    757 《首尾吟》 宋·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到忘言是盡時。
    雖則借言通要妙,又須從物見幾微。
    羹因不知方知淡,樂為無聲始識希。
    多少風花待除改,堯夫非是愛吟詩。

    758 《周五聲調曲 宮調曲 一》 南北朝·庾信

    氣離清濁割。
    元開天地分。
    三才初辨正。
    六位始成文。

    759 《周五聲調曲 羽調曲 三》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
    眾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跡。
    四海合德堯臣。

    760 《周五聲調曲 商調曲 四》 南北朝·庾信

    風力是舉。
    而臺階序平。
    重黎既登。
    而天地位成。

    * 關于無聲風的詩詞 描寫無聲風的詩詞 帶有無聲風的詩詞 包含無聲風的古詩詞(52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