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名白的詩詞(1872首)

    41 《鉅庭道兄以廬山花徑景白亭冊屬題,勉成二絕》 近代·張元濟

    桃花開處紛無數,一遇詩人便不同。
    千載風流白太傅,長留名跡在山中。
    古今名勝幾沉,片碣深深掩綠苔。
    不有幽人勤拄杖,誰能荒徑辟于萊。

    42 《予居苕溪上與白石洞天為鄰潘德久字余日白石》 宋·姜夔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
    世人喚作白石仙,一生費齒不費錢。
    仙人食罷腹便便,七十二峰生肺肝。
    真租只在南山南,我欲從之不憚遠。

    43 《寄四明閭丘道士二首》 唐·貫休

    淮海兵荒日,分飛直至今。
    知擔諸子出,卻入四明深。
    衣必編仙草,僧應共栗林。
    秋風溪上路,應得一相尋。

    44 《再作太白山人歌》 明·邵寶

    吾聞太白之山倚西極,華岳崚嶒勢相敵。
    上凌剛風太古雪尚寒,下撫蒼茫鳥無力。
    吁嗟!茲山有徑不與終南通,士將避世往往游其中,超歷
    萬壑巢云松。

    45 《建昌守楊吉老得居湖州山間作亭於上名曰弁輝》 宋·仲并

    白首苕溪幾我鄉,青眼弁山如故友。
    誅茅晚歲合巖棲,漂梗一生嗟浪走。
    往往每來每太息,去去一步一回首。
    檐楹之雄誰氏室,基堂宜為后人有。

    46 《次韻趙使君師夏謁白鹿游棲賢長句》 宋·曹彥約

    三峽移名澗響空,中著一橋如飲虹。
    帝連濺瀑龍所宮,謂佛有力真冥濛。
    非造物意無禹功,一線偶達成巨谼。
    可怪一律人聵聾,助桀唱和更撞舂。

    47 《改白云庵疏語為李道大》 宋·方回

    昔有隱君子,中年洛陽居。
    擊壤歌太平,洛人為結廬。
    名曰安樂窩,花間行小車。
    昔有賢宰相,退休寓洛都。

    48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此后江陵時作)》 唐·元稹

    昔歲俱充賦,同年遇有司。
    八人稱迥拔,兩郡濫相知。
    逸驥初翻步,鞲鷹暫脫羈。
    遠途憂地窄,高視覺天卑。

    典故隱居生活

    49 《白牡丹(和錢學士作)》 唐·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士,盡日繞叢行。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送別即景抒情山水

    50 《郡廳有樹,晚榮早凋,人不識名,因題其上》 唐·白居易

    潯陽郡廳后,有樹不知名。
    秋先梧桐落,春后桃李榮。
    五月始萌動,八月已凋零。
    左右皆松桂,四時郁青青。

    敘事諷刺

    51 《感化寺見元九、劉三十二題名處》 唐·白居易

    微之謫去千馀里,太白無來十一年。
    今日見名如見面,塵埃壁上破窗前。

    52 《武源行贈丘卿岑》 唐·皎然

    昔年群盜阻江東,吳山動搖楚澤空。
    齊人亦戴蜂蠆毒,美稷化為荊棘叢。
    洶洶四顧多窟穴,浮云白波名不同。

    53 《白馬篇》 南北朝·沈約

    白馬紫金鞍。
    停鑣過上蘭。
    寄言狹斜子。
    詎知隴道難。

    54 《漁家傲·彼土因何名極樂》 宋·可旻

    彼土因何名極樂。
    蓮華九品無三惡。
    雖有頻伽并白鶴。
    非彰灼。
    如來變化宣流作。
    九品一生離五濁。
    自然身掛珠瓔珞。
    宛轉白毫生額角。
    長輝爍。
    百千業障都消卻。

    55 《往揚名開化二鄉掩骼(“揚名”,一作“陽明》 元·王逢

    分藩多賢勞,不敏忝賓客。
    雖無官守縻,亦復與言責。
    二鄉虔劉禍,慘甚長平厄。
    先王制禮經,孟春當掩骼。

    56 《感化寺見元九劉三十二題名處》 唐·白居易

    微之謫去千余里,太白無來十一年。
    今日見名如見面,塵埃壁上破窗前。

    57 《南溪有會景亭處眾亭之間無所見甚不稱其名予》 宋·蘇軾

    為制名曰招隱仍為詩以告來者庶幾遷之飛檐臨古道,高榜觀游人。
    未即令公隱,聊須濯路塵。
    茆茨分聚落,煙火傍城闉。
    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

    58 《和李太白(并敘〔四庫原收有太白全詩,今刪》 宋·蘇軾

    李太白有《潯陽紫極宮感秋》詩,紫極宮,今天慶觀也。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蓋其師卓玘之所刻。
    玘有道術,節義過人,今亡矣。
    太白詩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復。

    59 《題張季長少卿飾庵,名取告詞云"學足以自飾》 宋·楊萬里

    吾友張飾庵,學到賁上白。
    真賁初非文,至飾亦無色。
    君看瑄玉姿,豈借青黃飾。
    寶氣不自中,白虹貫空碧。

    60 《太白戲圣俞》 宋·歐陽修

    開元無事二十年,五兵不用太白閑。
    太白之精下人間,李白高歌蜀道難。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落筆生云煙。
    千奇萬險不可攀,卻視蜀道猶平川。

    * 關于無名白的詩詞 描寫無名白的詩詞 帶有無名白的詩詞 包含無名白的古詩詞(18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