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無冢的詩詞(444首)
401
《腹中劍》 明·李東陽
腹中劍,中自操,一日不試中怒號。
構仇結怨身焉逃,一夜十徙甘為勞。
生無遺憂死余恨,恨不作七十二冢藏山坳。
402
《高臺歌》 宋·孔武仲
廢地積為冢,昔曾游宴來。
冢廢無子孫,東家砌成臺。
臺雖平方冢雖禿,物理廢興有往復。
相逢莫喜亦莫愁,乘興且同臺上游。
403
《寄宋嗣宗》 宋·晁公溯
蜀江自嶓冢,流惡及丘原。
寧止數斗泥,乃有千丈渾。
帝選高才郎,遠來乘輶軒。
凄然在川上,會思澄其源。
405
《清明日新霽》 宋·陳杰
昨夜風雨聲,今朝鳥弄晴。
光陰殊變態,天地本清明。
世事觀親火,年華怯冷餳。
棠梨溪上冢,諸老得無情。
406
《挽范安仲死寇》 宋·陳杰
十載紛紛死亂離,如君清苦獨堪悲。
醫余書眼猶評史,瘦盡吟肩正琢詩。
李涉空哦綠林夜,阿先竟厄白波時。
還勝罹難天涯者,荒冢無人酹一卮。
407
《和樞上人韻》 宋·陳宓
禪心獨理燈無盡,曲論懷私物不齊。
拱木已嚴千歲冢,狂瀾難決萬金堤。
古今蔽顯神功相,天地韜藏裕眼迷。
會看清風明月夕,云間端有鶴來棲。
408
《秀亭秋懷十五首》 宋·方回
天欲興蒼姬,一家三圣人。
扶持用禮樂,行葦于焉臻。
有國八百年,終亦化為秦。
末俗夸神仙,吐故以納新。
彭門訖有冢,瀛洲浩無津。
羽衣還緱山,舉家不得親。
君幸有美酒,何不頻沾唇。
410
《春半久雨走筆五首》 宋·方回
早從師讀易乾元,晚乃微探性命源。
道在一前包宇宙,心無二處契羲軒。
行將死矣依先冢,即合歸歟理故園。
二十余年復韋布,人生焉用兩朱轓。
411
《戲詠昌化縣土風二首》 宋·方回
富有大山無廣川,積多冢樹少炊煙。
絕奇車盤嶺上石,稍闊走馬平東田。
竹筐曬谷爭晴日,瓦甕淹虀及凍天。
未信蘇湖萬頃室,數家蕎穄樹頭懸。
413
《涌金門城望五首》 宋·方回
曾向西湖醉寫詩,衰年六十嘆飚馳。
一毫無補承平世,萬事俱非老死時。
三竺禪窗猿已化,八梅吟冢鶴應悲。
花濃月艷今如夢,臥聽長橋笛夜吹。
414
《聞笛嘆》 宋·方回
讀書夜倦燈影暗,屋外笛聲何處來。
鄰翁吹笛意本樂,聞笛如我心何哀。
如說生離苦,天涯海角無由回。
又如訴死別,委骨黃壤埋蒿萊。
415
《示長兒存心》 宋·方回
我家歙山下,不滿五頃田。
捐棄已過半,豈不為子錢。
兵甲跨江海,喧豗逾十年。
零落殆萬卷,荒涼余數椽。
416
《送趙子昂提調寫金經》 宋·方回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補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藝能累,天下善書今第一。
魏晉力命王略帖,摹臨有過無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隸,兼有與可伯時癖。
418
《飲興道觀有感五首》 宋·方回
仙洞春深長薜蘿,杜鵑花發蕙風和。
善門有后澆松早,貧戶無憂賣筍多。
萬古銷沈終冢墓,二儀開辟幾干戈。
情知來去皆非實,醉后猶能作此歌。
419
《于氏琵琶行》 宋·方回
君不見木蘭女郎代戍邊,鐵甲臥起二十年。
不知誰作古樂府,至今流傳木蘭篇。
又不見公孫大娘舞劍器,揮霍低昂動天地。
我杜少陵有長歌,每一讀之生壯氣。
420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 關于無冢的詩詞 描寫無冢的詩詞 帶有無冢的詩詞 包含無冢的古詩詞(4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