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無人態的詩詞(572首)
341
《張好好詩》 唐·杜牧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鳳生尾,丹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342
《紀游》 宋·趙廱
古端有奇勝,名巖擬天星。
傳聞輦轂下,往往極口稱。
有為背馳說,曾不如邱陵。
請君勿夸山,恐非動者情。
343
《王生山水歌》 宋·趙希邁
范寬山頭李成樹,百年二老皆仙去。
如今尺素留人間,縱有千金無博處。
后人筆底工一家,聲價隨可喧中華。
王君二妙聚一手,參以吟思游天涯。
344
《題冀缺圖》 宋·李兼
耕夫自立苗且耘,餉婦相敬禮如賓。
畫工貌出態閑暇,不是如今愚野人。
古之農者蓋如此,馌彼公田同婦子。
山林自信有真樂,隱逸傳中無姓字。
347
《寄西湖》 宋·房灝
昔年曾向西湖住,日夕閑行湖上路。
東風二月梅花開,香得孤山無著處。
六尺瘦藤雙翠屨,眼前物物皆詩具。
被人牽挽出山來,荷衣盡為緇塵污。
348
《登四明山》 宋·黃巨澄
會稽東南秀,四明名更佳。
蜿蜒三百里,慘淡青蓮花。
伊昔天地初,山川始萌芽。
六丁揮神斧,斲削如人家。
350
《汪氏別野次韻》 宋·張祁
不應無酒欽公榮,且與園花作證明。
我已閉門為獨樂,君能讓畔喜雙清。
莫教佛法無多子,卻怕詩人太瘦生。
好是柳絲饒意態,故垂濃綠著嚶嚶。
351
《雷殿畫壁》 明·鄧韨
藝苑有精能,凝神始臻理。
筆端具天人,難以茫昧擬。
致道古仙都,山水麗清美。
雷宮設像畫,種種盡其技。
354
《毛滄兒歌》 明·唐之淳
毛滄兒,毛滄兒,滄兒生在蘭滄西。
蘭滄去天萬有三千里,土人花腳金兩齒。
滄兒之父名聲達天子,天子遣使遠召之,滄兒隨父來京師
。
355
《二馬圖為陳明之題》 明·王弼
壯哉陳明之,有此兩玉驄。
一驄色作葡萄錦,一驄雪尾云為鬃。
咄哉明之此非畫,兩胡碧眼睛相射。
手中綠繩三尺捶,人馬意態俱閑暇。
356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宋·蘇軾
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
參差玉宇飛木末,繚繞香煙來月下。
江云有態清自媚,竹露無聲浩如瀉。
已驚弱柳萬絲垂,尚有殘梅一枝亞。
357
《墨花(并敘)》 宋·蘇軾
世多以墨畫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畫花者也。
汴人尹白能之,為賦一首。
造物本無物,忽然非所難。
花心起墨暈,春色散毫端。
358
《次韻胡公權》 宋·戴復古
日用無非道,人心實在平。
果能行實學,何必問虛名。
草木隨時態,江山無世情。
晚來溪雨歇,一段夕陽明。
360
《風雨中望峽口諸山奇甚戲作短歌》 宋·陸游
白鹽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蒼穹,凜然猛士撫長劍,空有豪健無雍容,不令氣象少渟滀,常恨天地無全功。
今朝忽悟始嘆息,妙處元在煙雨中,大陰殺氣橫慘澹,元化變態含空蒙,正如奇材遇事見,平日乃與常人同。
安得朱樓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橫風。
* 關于無人態的詩詞 描寫無人態的詩詞 帶有無人態的詩詞 包含無人態的古詩詞(5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