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濱浮石裁為磬,古樂疏音少人聽。工師小賤牙曠稀,不辨邪聲嫌雅正。正聲不屈古調高,鐘律參差管弦病。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長慶二年秋,我年五十一。中間十四年,六年居譴黜。窮通與榮悴,委運隨外物。
欲究丹砂理,幽玄無處尋。不離鉛與汞,無出水中金。金欲煉時須得水,水遇土兮終不起。但知火候不參差,
羈旅鄉思
夫傳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以不載于本集而出于小說,或疑其非是。今觀其詞,自非大手筆孰能與于此。至今士大夫極談幽玄,訪奇述異,無不舉此以為美話。
度德宜滕長,論交墮魯臯。凄涼當歲晚,瀟灑見時髦。常恐詩無證,空知調欲高。扶疏才社櫟,變化豈胥濤。
我離海邊方季夏,子時別我西亭下。是時積雨河水深,卻看孤舟放清夜。爾來忽忽冬已闌,歲晚荒涼學官舍。那知復與子攜手,猶能頃刻聽清話。
白龍過澗玉琮琤,澗外松聲擊戛鳴。煙鎖檐牙春二月,月移簾額夜三更。琴彈白雪陽春調,曲轉高山流水聲。清聽堂中杳無夢,我將乘興跨長鯨。
吾初讀七篇,未領躍如義。晚而窺大易,稍解寂然意。乃知平放著,的的目前事。盡心則無余,窮神忽超詣。
憶昔初登第,公時再鎮杭。諸生盡賓禮,賤子正親喪。顧在齊衰下,難瞻棨戟傍。無依繞樹鵲,欲進觸藩羊。
有聽輒有感,所關非所聞。小軒渠對雨,無地我看云。大被清霜曉,短檠寒夜分。朝昏解同趣,南北謝離群。
前村后村桃李空,牡丹酴醾當春風。令君無暇問許事,親率僚吏行劭農。清晨小隊東郊出,宿雨初開泥尚濕。白頭扶杖稚子旁,不待符移自相集。
吾家令兄弟,異氏而同氣。雅知義利分,不作溫飽計。天子龍飛春,了翁對軒陛。柄臣方擅朝,黨論如鼎沸。
人間二十八年事,天運盈虛一剎那。金塢漫憂無處著,冰山想復誤人多。問唐偃月消磨幾,奈魯靈光岌頁何。黃道方看升日轂,洗兵馬更挽天河。
樂天聽琵五,嘗賦猿哀鳴。物產無古今,均此潯陽城。我居廬山趾,日夕游郊坰。步足歷幽谷,登山窮絕陘。
寧食三斗塵,不受緩歌雙黛顰。寧食三斗蔥,不受急管融春風。吾二三子相知心,平時比之雙南金。扣門剝啄倒屐出,喜我謂我山水淫。
古松不知幾千年,直干欲上干青天。樛枝下與人世接,冷風過之萬壑喧。猿驚鶴怪樵牧遁,百鬼愁絕誰傍邊。紛紛海內絲竹耳,何處縹緲來臞仙。
諦聽須諦聽,要□靈山令。迦葉以心聞,達士宗禪定。
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風裊裊秋蟲鳴。嵩峰馀霞錦綺卷,伊水細浪鱗甲生。洛陽閑客知無數,少出游山多在城。
初夢龍宮寶焰然,瑞霞明麗滿晴天。旋成醉倚蓬萊樹,有個仙人拍我肩。少頃遠聞吹細管,聞聲不見隔飛煙。
君家在河北,我家在山西。百歲本無業,陰陰仙李枝。尚書文與武,戰罷幕府開。君從渭南至,我自仙游來。
邊塞戰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