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為觀的詩詞(1604首)

    861 《題李偁推官頤齋》 宋·晁補之

    無舍靈龜觀朵頤,自求口實君自知。
    誰為此者君名之,其說不煩求我詩。
    君家嚴君業夔伊,虎視耽耽雄四夷。
    四方是維天子毗,汶陽一室大澤陂。

    862 《次韻子瞻減降諸縣囚徒事畢登覽》 宋·蘇轍

    山川足清曠,阛阓巧拘囚。
    安得纖阿御,同為穆滿游。
    遙知因渙汗,遠出散幽憂。
    原隰繁分繡,村墟盡小侯。

    863 《悟老住慧林》 宋·蘇轍

    能公住嶺南,正觀呼不起。
    忠公客中禁,朝恩不為累。
    道人無凈穢,所遇忘嗔喜。
    悟公清凈人,心厭紛華地。

    864 《將之浙江延祖子山師柔會別飲散獨宿空亭遂書》 宋·曾鞏

    蜀客向何處,欲觀浙江潮。
    艤舟吳門柵,況會故人招。
    置酒吳亭上,無人吹紫簫。
    浩觀萬物變,颯爾生涼飆。

    865 《九效·強弱》 宋·葛立方

    堅木兮不可為圈,練鐵兮不可為鉤。
    圈不成兮箕之得,鉤不成兮何魚之求。
    委吳以莞{上生下龠}兮復越,事狄以皮幣兮興周。
    故曰拯亂兮不如圖治,銳進兮不如觀勢。
    以弱為強兮以予為取,邊廷無犬吠兮息旗與鼓。

    866 《次韻子厚弟喜雨行贈趙守端質》 宋·王之道

    我生畏暑如畏焚,奈此歲旱風塵昏。
    十年廢放臥巖壑,名雖八品身黎元。
    恒暘乞雨雨乞霽,雨轉為淫暘轉熾。
    不知此理果何如,每訝天心異人意。

    867 《氣出唱》 明·劉基

    今日不樂,振策遠游。
    東上泰山,巍何修修。
    道逢仙人,要我同仇。
    蒸霞為糧,烹玉為羞。

    868 《席上答王履吉》 明·唐寅

    我觀古昔之英雄,慷慨然諾杯酒中。
    義重生輕死知己,所以與人成大功。
    我觀今日之才彥,交不以心惟以面。
    面前斟酒酒未寒,面未變時心已變。

    869 《又和楊之美家琵琶妓》 宋·韓維

    楊群好古天下無,自信獨與常人殊。
    勤身所營世或棄,反眼不顧我以趨。
    彼其察物類有道,能取精妙遺其粗。
    官卑俸薄不自給,買童教樂收圖書。

    870 《哭渭夫二兄》 宋·鄭獬

    生平抱直氣,鬼神不敢干。
    乃從異物化,使我涕泗瀾。
    昔之初拜兄,申申從太原。
    府公頗好事,鑿地種瑯玕。

    871 《龍孫竹生辰陽山谷間高不盈尺細僅如針而凡所》 宋·張栻

    小竹如針能具體,方春茁筍更堪憐。
    乾坤妙用無余欠,隱幾旁觀為莞然。

    872 《次王促衡尚書鹿鳴宴韻》 宋·陳造

    儒冠幾經秦,士貴始藝祖。
    英儁承上意,不止工造語。
    文風逮列圣,秀異彌博取。
    即今再太平,比屋務稽古。

    873 《次韻許節推喜雪》 宋·陳造

    雪后緘詩送春燠,何異祠壇起只肅。
    吟哦三嘆思答報,幾欲揮毫紙隨縮。
    多聞實藉益者三,敬客不啻需之六。
    別君方看月弦下,及六僅比羊胛熟。

    874 《登嵩頂》 宋·李廌

    丈夫有奇氣,坐井直郁郁。
    朅來古嵩州,攜手登太室。
    中峰到絕頂,北嶺太峭壁。
    山河在股掌,帶礪何足述。

    875 《靜齋詩題盛君明之室也》 宋·李廌

    人生乃動物,萬事皆動端。
    陰陽造化汝,賦汝以五官。
    五官各治職,愈治當愈殘。
    非苦動所擾,烏知靜為安。

    876 《送高執中赴文州楒林》 宋·李新

    兩眼追霜鷹,鐵石懸肺腑。
    何為向北風,送子淚如雨。
    平生珍古交,及今未多數。
    相逢漢江曲,聊作蘋鷗聚。

    877 《再和》 宋·鄭剛中

    我賦蠟梅什,吁嗟何獨梅。
    天衢誰謂高,富貴容奸回。
    世路可憐窄,巖穴定奇瑰。
    劉蕢策如虹,李郃方為魁。

    878 《曉乘大霧訪仲固》 宋·胡寅

    稚金不耐老火鑄,有烈秋陽尚驕倨。
    汗流亭午憶凄風,氣應佳辰欣白露。
    朝來開窗迷眼界,霧色無邊莽回互。
    誰為夜半有力者,竅負群山著何處。

    879 《再和》 宋·王之望

    年將六秩諸衰具,漏盡鐘鳴行不住。
    一身許國銖兩輕,萬里攜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習勞苦,三鱣先生嗟晚暮。
    分為一世數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880 《贈光孝益老》 宋·樓鑰

    鴒原鴻雁行,此理懸諸天。
    萬事可變滅,天性難推遷。
    顯菴幼出家,潔饑同玄蟬。
    一缽寄西東,悠悠經幾年。

    * 關于無為觀的詩詞 描寫無為觀的詩詞 帶有無為觀的詩詞 包含無為觀的古詩詞(16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