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世味的詩詞(505首)

    101 《蠟梅》 宋·虞儔

    冰霜元不與花宜,頗怪梅花亦后時。
    庾嶺別來無驛使,少林忽見有橫枝。
    花工真幻知誰辦,詩老題評豈我欺。
    世味飽諳渾似蠟,對花不飲漫賡詩。

    102 《中秋無月呈審知》 宋·趙蕃

    前年中秋月,痁鬼方見虐。
    徹曙不得眠,搘爐親煮藥。
    子時過橋來,勞我非赴約。
    評詩雜精粗,有味勝大嚼。

    103 《再和前韻》 宋·鄭清之

    茂先博物懵星臺,世味沉酣酷鳩懷。
    風月自為無盡藏,湖山誰肯愛閑來。
    競知疾下多車乘,豈悟機危蹈廩階。
    幸與樂天相伴住,休論達者謂何哉。

    104 《李參政生日二首》 宋·魏了翁

    二年老翁泉,親酌石林壽。
    林翁硬如石,跌宕懷舞手。
    酡顏照湖山,麗藻濯花柳。
    牛頭望蟆頤,隔闊幾煙岫。

    105 《張大著以韓持國綠樽紅妓事再和見戲復次韻》 宋·魏了翁

    壯心十五亦狂顛,十五年來洗濯鮮。
    負郭元無三畝宅,浮家安有五湖船。
    焚香讀易謝來況,飲綠圍紅回長年。
    不是柳桃曾作惱,安知世味有妍憐。

    106 《送本仲聘君分韻得良字》 宋·程公許

    國家全盛時,幅員萬里長。
    季幣到空谷,靡才不周行。
    豈其貴自珍,而病匿弗彰。
    南渡今百年,蜀遠夫一方。

    107 《和易巖韻》 宋·王柏

    一身之外總虛名,未必虛名果有情。
    詡詡交游何足恃,區區世味本來輕。
    三春已過猶無雨,四海將枯只是晴。
    利害所關天樣大,一豪得失豈難平。

    108 《和丘君就見寄》 宋·胡仲弓

    曾坐當年阮籍途,功成何敢嘆桑榆。
    嚼來世味十分淡,吟得詩腸一半枯。
    向日有書干北闕,只今無夢到西湖。
    訪君欲話前頭事,怕被秋風吹病軀。

    109 《過山庵》 宋·胡仲弓

    天地一間屋,心安到處家。
    淡中嘗世味,吟里足生涯。
    煨芋頻添炭,烹泉旋品茶。
    空山無紙帳,夢不到梅花。

    110 《甲申元旦》 當代·錢鐘書

    纏天兵氣慘難春,日歷無端判故新。
    稍慰哀情聞吉語,強開惡抱答佳辰。
    才名薄俗宜遭賤,世味貧家最識真。
    不肯教閑書勝筆,偶拈題句已如神。

    111 《次韻范純仁和郭昌朝寺丞見寄二首》 宋·宋庠

    言路再居無少補,護邊三歲乏微勛。
    非才自合投閑地,竭節終期報圣君。
    老去風光流似水,病來世味薄如云。
    讀書記一將忘十,少壯誰教不自勤。

    112 《趙奧別業》 宋·林景熙

    已無湖海夢,漸老足間情。
    野杖日尋壑,家書時到城。
    開池納天影,種竹引秋聲。
    亦愛簞瓢樂,年來世味輕。

    113 《金華道中送鄭邴文東歸》 明·張羽

    柳絮飛飛共語離,尊前會面定何時。
    交情冷淡孤衷在,世味辛酸兩鬢知。
    春水亂灘船下疾,曉風殘月酒醒遲。
    湖邊鷗鷺休相笑,破篋無錢只有詩。

    114 《許世卿孝亭邂逅為予修琴臨別求詩為賦長句》 宋·陳文蔚

    邂逅想逢不記春,未知此陵得情親。
    一溪云月閑中計,三尺絲桐物外身。
    未有清尊酬痛飲,已驚明日是行人。
    抱琴歸去無馀恨,大呂黃鐘一味醇。

    115 《已卯老人生旦》 宋·陳文蔚

    今朝酒熟吾翁喜,又見生朝會鄰里。
    雖無盤饌羅膻勞,情話從容自嘉旨。
    人生富貴固足樂,惟有工年難得似。
    恬於世味心自閑,贏得龐眉更兒齒。

    116 《齒脫》 宋·釋文珦

    老齒皆脫落,十中無二三。
    存者一動搖,咀嚼寧復堪。
    荼薺均一咽,盡略苦與甘。
    世味非道腴,正爾不欲耽。

    117 《歸剡五首》 宋·釋行海

    此生書劍學無成,癖愛林泉夢亦清。
    甘苦已知浮世味,親疎盡見舊交情。
    五湖風月隨閑客,十載冰霜對短檠。
    歸得又思滄海去,是誰堪結歲寒盟。

    118 《賈鹿巖》 宋·薛嵎

    不是長江派,因何亦好吟。
    從知世味淡,自覺野情深。
    科舉無名字,案頭唯古今。
    新銘為讀盡,可惜老山林。

    119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120 《魯共公擇言》 先秦·佚名

    梁王魏嬰觴諸侯于范臺。
    酒酣,請魯君舉觴。
    魯君興,避席擇言曰:“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齊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調五味而進之,桓公食之而飽,至旦不覺,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

    古文觀止祝酒寓理

    * 關于無世味的詩詞 描寫無世味的詩詞 帶有無世味的詩詞 包含無世味的古詩詞(5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