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識楊夫子,于今十二年。甲辰來右淛,丁未向西川。逆旅初聞譽,摳衣亟致虔。未能情款款,已覺志拳拳。
初秋十五夕,皓月來滄溟。白鷺與共色,烏鵲能踐靈。逢掖覓桂蔭,孩提窺兔形,涼氣凈余暑,浮光滑青冥。
楚水千百源,洞庭為壯觀。勢居七澤右,地裂荊吳半。而我泛扁舟,飄然一歸雁。來之豈為益,去赤未足算。
聽說州除美,州臨潁水清。風謠帶京洛,湖島似蓬瀛。昔泛扁舟下,今聞太守行。山川應好在,為道旅人情。
老予尚行役,旅棹泛江云。足跡更南北,時光幾至分。百年丁字誤,萬事卯杯醺。先漢功臣輩,惟宜戇少文。
來時猶見雪飛花,花落今成雪委沙。旅舍燕聲春過社,禪窗蝶夢客思家。貓頭味薦廉泉筍,雀舌香分凈社茶。豈謂故園無此物,直煩博望泛仙槎。
休論人是與人非,會得觀心過亦微。泛濫此生長似旅,天寒日暮是誰歸。
趙子貧愈好,吟詩送此生。焚巢同旅鳥,泛宅老書檠。八座清門戶,王塘好弟兄。杉棚先辱和,欲報怨無瓊。
行李依吳榜,飄蓬更楚鄉。山川歲云暮,風雨夜何長。此地從兵革,斯民復旱蝗。牙包懷賦粟,久渴望摧漿。
曉沖輕浪遠煙迷,聞道方為訓導師,綠發小童辭俗日,白頭老子泛舟時。自緣旅客蔬盤早,不是者黎鐘飯遲。欲別殷勤更留客,逢君知是舊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