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方論的詩詞(1323首)

    781 《送堯夫二章》 宋·文同

    有志深沉定,無心出處同。
    廟堂應為國,臺省復還公。
    肖似家聲重,端方士論雄。
    上如留左右,風采壯朝中。

    782 《任居云棲枝閣》 宋·文同

    峨峨仙鸞山,杳杳山上閣。
    道傍問耕者,居云之所作。
    居云倜儻士,韁鎖不可縛。
    讀書三十年,議論寫不涸。

    783 《蒲生鐘馗》 宋·文同

    寒風酸號月慘苦,梟飛狐鳴滿墟墓,叢棘亂礓翳野霧。
    古社禿剝倒枯樹,下有三鬼相嘯聚,初行誰家作{外門內主}忤。

    784 《呂惠穆挽詩四首》 宋·文同

    帝御皇圖后,公居右府時。
    開陳諸議論,感發止嗟咨。
    自此傾宸眷,方將正宰司。
    胡為便淪謝,天意固難知。

    785 《陪諸公登南樓啜新茶家弟出建除體詩諸公既和》 宋·陳與義

    建康九醖羙,侑以八品珍。
    除瘴去熱惱,與茶不相親。
    滿月墮九天,紫面光磷磷。
    平生酪奴謗,脈脈氣未申。

    786 《送張端明赴召》 宋·周必大

    家傳圯上一編書,二紀論思只緒馀。
    此去籌帷方倚重,赤松那得便從渠。

    787 《元樞陳叔達挽詞二首》 宋·周必大

    聯事麟臺里,論心鶴禁中。
    賢愚雖有異,出處不無同。
    解后橋山日,凄涼浙水風。
    兒孫看競爽,閉戶慶方隆。

    788 《送司農少卿杜起莘出守遂寧》 宋·周必大

    識公七年前,青衫騎破韉。
    送公七年后,金章大州守。
    窮達反掌耳,置之勿復論。
    憶公出蜀日,避名如避喧。

    789 《次范至能憶同游石湖韻》 宋·周必大

    桃源非真亦非空,幾年誤轉漁郎篷。
    豈知石湖天尺五,不隔三萬弱水中。
    主公心伴白鷗沒,莫莫朝朝醉花月。
    邇來一念了世緣,蟬冕照人頭未雪。

    790 《胡邦衡惠淳字韻佳什回首十年間不知幾往返矣》 宋·周必大

    掃跡龍門六小春,渴聞談論齒生津。
    筑巖勛業方圖舊,倚市工夫謾斗新。
    百二山河行入手,三千風月莫迷人。
    爾縫直出羲農上,舉世終由魯叟淳。

    791 《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 宋·周必大

    買山老山間,乃識山之容。
    愛山無古今,此論誰非同。
    仇仙來匡廬,一轉語獨工。
    不識山面目,只緣在山中。

    792 《徐元敏察院頃和子中兄長篇語頗相屬今承出使》 宋·周必大

    少年同仕秦淮口,醉里殷勤掃花帚。
    蒼顏白發二紀中,夢斷賞心并折柳。
    非才晚污論思地,分察久觀彈擊手。
    端方期不負耳目,詰曲誰能學跟肘。

    793 《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 宋·洪咨夔

    濡需附勢幾崩奔,獨抱離騷細討論。
    萬事只憑方寸去,剛風元不隔天關。

    794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束發讀連山,端倪識乾坤。
    欲辨南北戒,須窺越胡門。
    藏書探禹穴,乘槎窮靈源。
    平生蓬矢志,到處屐齒痕。

    795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云漢應是紀,尾艮首起坤。
    直坤導岷江,略艮赴海門。
    我家海之角,我行江之源。
    秋月幾改弦,落漲頻移痕。

    796 《暮春即事》 宋·洪咨夔

    溫明好天氣,猛憶湖山遨。
    平堤到處柳,流水誰家桃。
    樽斚選勝檻。
    笙歌喚輕舠。

    797 《次同年王火井不遇之韻》 宋·洪咨夔

    題遍慈恩最上層,青云涂轍幾人升。
    一經秋雨禾方穟,未到春風海亦冰。
    鬧裹功名多目論,淡中氣味獨心朋。
    蒼苔不掃芙蓉老,有客敲門自出應。

    798 《寄蘇侍郎》 宋·白玉蟾

    往古來今如換肩,我疑公便是坡仙。
    滿城都沒個伯樂,一日可能無樂天。
    方且論文俄判袂,不知握手又何年。
    忽然鐵笛一聲響,響到金華古洞邊。

    799 《和答孫推官久病新起見過》 宋·蔡襄

    去年大暑過京口,唯子見過牛馬走。
    氣溫貌古風骨粹,如入魏國逢軻叟。
    前趨王事難少留,兀若洪鐘未遑扣。
    窮秋忽聞感疾恙,斗蟻入床揚左肘。

    800 《會亭遇資政孫公赴闕公致仕已七年時召歸將有》 宋·蔡襄

    志節雖落落,不能無謗毀。
    壯年自雄豪,末路遽顛委。
    眾口方叢嘈,即欲置之死。
    公嘗為大臣,沈冤不辯理。

    * 關于方論的詩詞 描寫方論的詩詞 帶有方論的詩詞 包含方論的古詩詞(13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