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方根的詩詞(729首)

    581 《壽襄閫》 宋·李曾伯

    江南三月春事濃,人間處處熙東風。
    山陰亭下羽觴舉,長安小邊簫鼓從。
    衣冠酣燕太平久,干戈浸鈍鐵鉞朽。
    神州風景雖慷慨,已付新亭一杯酒。

    582 《詠荊州瑞蓮》 宋·李曾伯

    蓮之為瑞固有之,水神豈肯輕種奇。
    雙花僅見子辱表,并蒂嘗著原父詩。
    未如今年荊州幕,拔萃出類羅方池。
    二花三花四五花,至於六花同一枝。

    583 《跋曾玉堂訓子十詩》 宋·李曾伯

    玉堂義方訓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
    一門翁季自師友,盡出學問之根源。
    彼援遺書誡敦嚴,暨昶以義名沉渾。
    爭如此作旨哉味,足使聞者推而尊。

    584 《感春》 宋·方岳

    春風來無邊,草木含華滋。
    道旁有枯荄,昨夜方葳蕤。
    陽和本根在,芽甲生光輝。
    造化亦何心,榮悴各有時。

    585 《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
    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
    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
    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586 《春雨》 宋·衛宗武

    青皇初布令,大塊已流濕。
    霏霏散沖融,一一成膏液。
    骎尋夜漏分,掀揚風箭疾。
    孤燈月明眼,漸覺檐花密。

    587 《賦南墅竹》 宋·衛宗武

    物得氣之清,鐘秀莫如竹。
    是謂東南美,群植可奴仆。
    虛心而獨立,勁節不囘曲。
    傍屋著數插,能洗塵萬斛。

    588 《和新篁韻》 宋·衛宗武

    竹君清絕潤於玉,譜牒出自淇之澳。
    移根分種置吾廬,才隔樊墻即家塾。
    塾之所有無非書,師友摛文剪其蕪。
    此君兒郎趣亦雅,駢頭相過紛鋪舒。

    589 《偶成》 宋·陳著

    烏飛兔走傲昆侖,人世浮浮托命根。
    梅竹僅留三畝宅,桑麻方見萬枝孫。
    云相迎送話詩客,風自閉開無事門。
    適意手攀檐外柳,旁觀撫掌笑游魂。

    590 《用前人示諸兒韻》 宋·陳著

    世事紛游塵,薄俗囂鬭鶉。
    手足誰魯衛,肝膽多越秦。
    獨君先君子,父事吾先人。
    我得從之游,義與同胞鈞。

    591 《朝歸生日》 宋·陳著

    當年分得月中胎,八歲精神愈覺開。
    小學路頭方謹入,平生根腳要深培。
    家貧只問子賢否,父老何妨兄教來。
    須識此身關系大,莫如流俗赴波頹。

    592 《次韻戴帥初以水漲不及赴茂林醵飲重午》 宋·陳著

    回頭林谷已云遲,心不懷疑遁自肥。
    有菊可尋方覺是,無根自藥豈吾非。
    危時一醉便為福,好客相過莫放歸。
    欲吊湘累波浩渺,但須珍重芰荷衣。

    593 《次韻梅山弟詠梅》 宋·陳著

    冬塞方嚴春自通,老根芳脈與天融。
    甭于仙李月梁上,瘦似神蘇雪窖中。
    庾嶺依然開信早,孤山無復課詩工。
    一枝在手驛風遠,渺渺予懷誰與同。

    594 《山人送檜植于當門偶成》 宋·陳著

    山人知我歲寒情,十里移來老眼醒。
    鑿破蒼苔方丈地,種為門戶四時青。
    青寒亦自雪霜意,世變從他風雨腥。
    牢立本根須暢茂,不施巧結看真形。

    595 《送黃少孺遠游》 宋·陳著

    慈溪先生擅天章,胸中奎壁躔諸郎。
    君生坐后秀愈卓,骨骼昂昂氣揚揚。
    黃金滿籯父訓重,青簡插架家傳光。
    九經本也末百氏,一目誰如我百行。

    596 《送樓佺提舉赴省》 宋·陳著

    綠發方山冠,白玉氣色溫。
    高談霏木屑,不問能知文。
    去秋奪標歸,今步南宮云。
    儒科青氈耳,指取氣欲吞。

    597 《送嚴心傳鄞縣學教任滿》 宋·陳著

    賢哉昔魯山,心地出芝蘭。
    不負義方教,相傳本色官。
    三年腳根正,萬里路頭寬。
    須信功名事,要教人耐看。

    598 《送曾孫灼出贅盧氏》 宋·陳著

    男生必有室,有室在嗣親。
    家貧或出贅,出贅難為人。
    汝今為此行,及此初花春。
    粼粼潮迎舟,葉葉風吹巾。

    599 《送趙榷院》 宋·陳著

    彼美稽山松,托根高高峰。
    當年脫蓬蒿,直上將擎空。
    卓立旁無依,磊砢多春冬。
    風霜受變足,身老氣益充。

    600 《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韻來謝韻》 宋·陳著

    蒼蒼本無為,烏兔爭飛馳。
    今日為何日,誰叩和與羲。
    舉目萬感集,秋風黍離離。
    人生能幾何,夢境蛛營絲。

    * 關于方根的詩詞 描寫方根的詩詞 帶有方根的詩詞 包含方根的古詩詞(7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