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方急的詩詞(712首)

    481 《送陳景明尚書赴召四首》 宋·黃公度

    鼎軸今虛席,憂勤軫我皇。
    蒼生思起謝,丹詔急徵黃。
    風欲回三代,恩難私一方。
    愿公攄遠業,吾道倍輝光。

    482 《擬上張丞相》 宋·黃公度

    五閏干戈極,炎暉歷數新。
    析圭綿六服,卜鼎邁千春。
    哀痛朝奸稔,夤緣國步屯。
    近畿橫彗孛,嚴禁失鉤陳。

    483 《上汪內相生日》 宋·黃公度

    天意恢炎歷,星躔降昂精。
    典刑存大雅,領袖屬名卿。
    出入三朝舊,青冥萬里程。
    磨鉛周太史,視草漢承明。

    484 《夏日陳應求見訪》 宋·黃公度

    酷暑避修竹,繁陰侵短楹。
    形骸方枕簟,車馬忽柴荊。
    對酒情無極,哦詩韻更清。
    昏鴉催別急,天末片云橫。

    485 《秋旱熱甚尤苦登陟輿中戲成》 宋·黃公度

    少皞不用事,八月猶苦熱。
    南方本炎蒸,況乃甘澤闕。
    雨師弛厥職,旱魃逞馀孽。
    金石鑠欲流,污池龜甲裂。

    486 《謝傅參議彥濟惠筍用山谷韻》 宋·黃公度

    北方九月霜,賓盤無生菜。
    嶺南信地暖,窮冬竹萌賣。
    君念庾郎貧,繭栗供庖宰。
    中有歲寒姿,真時久不壞。

    487 《丁已七月望湖上書事》 宋·姜夔

    白天碎碎如析綿,黑天昧昧如陳玄。
    白黑破處青天出,海月飛來光尚濕。
    是夜太史秦月蝕,三家各自矜算術。
    或云七分或食既,或云食書不在夕。

    488 《讀太白集》 宋·李呂

    吾宗老太白,俊逸自幼年。
    學成喜任俠,長劍辭三川。
    無心馴鳥雀,急義散金錢。
    曳裾半天下,所至驚四筵。

    489 《送高丞別》 宋·李呂

    君侯七閩英,學問早有余。
    年時猶未冠,鼓篋游上都。
    文成筆五色,四海仰名譽。
    調丞尉江邑,有實不愿圖。

    490 《次韻張守秋懷四首》 宋·劉子翚

    歲事何倉卒,微吟寄各情。
    野耕方刈熟,鄰釀已沽清。
    歸雁年年急,寒烽處處明。
    予衰倦流轉,夢想玉階平。

    491 《荔子歌》 宋·劉子翚

    炎精孕秀多靈植。
    荔子佳名聞自昔。
    絳囊剖雪出琱盤,尋常百果無顏色。
    閩天六月雨初晴,星火熒煌曜川澤。

    492 《舟中寄似表》 宋·劉子翚

    溪流元自急,積雨更兼旬。
    曲渚方移棹,高城忽背人。
    艱難爭避地,去住不由身。
    客食憐詩李,相期一問津。

    493 《大粱食李有感呈彥時兄》 宋·王之道

    葵花已過荷花繁,南風入戶清而溫。
    擔頭有李初入眼,令人引脰懷家園。
    三年為客在兩處,李熟未果登清樽。
    翻思整冠誠可樂,何苦鑽核輒不存。

    494 《送硯與周宰》 宋·朱翌

    巧匠斲山取山骨,媼神拱手不敢惜。
    因隆作防洼作池,以金為聲玉為質。
    藉以綈衣便契攜,置之烏皮長拂拭。
    憶昨隨計西入關,太學三年同寢食。

    495 《曉上烏石灘》 宋·朱翌

    急灘上水船,進寸輒退尺。
    老夫敢穩坐,解衣起佐刺。
    凡我同舟人,有力俱不惜。
    已濟各相賀,可以正枕席。

    496 《謝人惠淺灘一字水圖》 宋·朱翌

    風行水上初如織,任使蕩云高活日。
    屏翳歇去馮夷歸,本體湛然無損益。
    風本無形不可畫,遇水方能顯其質。
    畫工畫不不畫風,水外見風稱妙筆。

    497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498 《洪州矮張歌》 元·楊維楨

    洪州矮張如矮瓠,大帛深衣沒雙屨。
    自言矮瓠不食酒,惟貯先天九宮數。
    早年俠氣慕朱郭,輕財屢倒千金囊。
    得道人疑李士寧,滑稽時效東方朔。

    499 《強氏母》 元·楊維楨

    強氏母,毗陵人,年已八十又一春。
    強家郎,未七旬,五十入官教邑民,六十轉官在鄰郡。
    大府婉畫方咨詢,守將急移檄,候吏持在門。
    強家郎,捧檄告母母欣欣,一笑還一嚬,庭前大樹風不停,孝子惜陰寸寸勤。

    500 《艾師行,贈黃中子》 元·楊維楨

    艾師艾師古中黃,肘有補注明堂方。
    籠有岐伯神針之海草,篋有軒轅洪爐之燧光。
    針窠數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銅人孔竅徒紛厖。
    三椎之下穴一雙,二豎據穴名膏肓。

    * 關于方急的詩詞 描寫方急的詩詞 帶有方急的詩詞 包含方急的古詩詞(7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