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方徑的詩詞(772首)
721
《送趙進臣持閩憲節》 宋·陳文蔚
任官自古惟賢材,天子耳目寄外臺。
祥刑所擊切民命,可不於此欽恤哉。
猗嗟東南俗脆弱,獨有閩嶺高崔嵬。
山川風氣頗相等,挾剛負險不可摧。
722
《用趙國興梅韻自賦》 宋·陳文蔚
西效有宛枕溪居,特為孤芳小結廬。
窗外橫枝疏帶竹,花邊流水暗通渠。
伊方傲矣百花上,我亦悠然三徑馀。
此外不關茅屋事,為誰煙雨自妝梳。
725
《探禹穴》 宋·鄧深
禹穴鎮名山,神龍夙呵衛。
告成馀此跡,天地相終始。
昔在紹興中,吊古先君子。
探穴勇躋攀,慨嘆不能已。
728
《題淵明采菊圖》 宋·方回
東籬東籬所至有,南山南山古至今。
東籬之西拄我杖,秋菊千叢開黃金。
南山之北送我目,鴻飛山陽我山陰。
今是昨非栗里宅,三徑就荒猶可尋。
730
《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 宋·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畫,五行之金刀為革。
兩儀四象生□□,□初一圈為太極。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書,削木為方竹為冊。
732
《再和二首》 宋·郭印
魚跳須過龍門,虎驟不從兔徑。
上士聞道勤行,豈以難能為病。
固守滿堂之珍,肯使如瓶之罄。
對境一念不萌,應緣六根皆凈。
733
《再和二首》 宋·郭印
涉海必假舟航,登山當尋蹊徑。
每嘆修身錯路,譬如飲藥加病。
逢人須是問津,有心未免擊磬。
況遇先覺先知,早明不垢不凈。
735
《次韻余時升見招》 宋·郭印
老大逢春意轉微,追隨不復似當時。
憐君舊已開三徑,顧我今方卜一枝。
近水遙山元自好,暖風遲日更相宜。
便當乘興尋花去,免使園林恨失期。
736
《偶書》 宋·黃庚
頻年蹤跡墮江湖,三徑荒苔憶舊廬。
身老方知生計拙,家貧漸覺故人疏。
松薪拾去朝炊黍,漁火分來夜讀書。
怨鶴驚猿應待我,臺山何日賦歸歟。
737
《采菊》 宋·黃庚
籬東閑采菊,三徑碧苔深。
曉露冷雙屐,秋風香一襟。
餐英供小酌,嗅蕊伴清吟。
會得悠然處,方知靖節心。
* 關于方徑的詩詞 描寫方徑的詩詞 帶有方徑的詩詞 包含方徑的古詩詞(7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