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方外人的詩詞(1388首)

    41 《書與士瞻上人十首》 宋·仇遠

    倦游嬾著小烏巾,短發絲絲雪滿簪。
    信手拈書聊慰眼,轉頭忘事太無心。
    笑他杜老頻看鏡,愛我昭文不鼓琴。
    喜有山林方外友,時攜佳紙索新吟。

    42 《如上人歸問浙中友信》 宋·仇遠

    何年駐錫下山中,即見匆匆又欲東。
    燕去鴻來俱是客,云生月落不離空。
    冷泉亭上參吟暢,飛雪若前哭老同。
    方外友朋詢近況,為言已作木雞翁。

    43 《贈四明月巖永昌上人》 宋·顧逢

    杖錫游方外,叢林歷幾春。
    息心修道者,鐵脊坐禪人。
    泉落巖千丈,天空月一輪。
    眼前清境界,不識世間塵。

    44 《送汪太無道人》 宋·陸文圭

    面帶青山色,道人何處來。
    一臺縣日月,兩袖裹風雷。
    鉛鼎養活火,寒爐撥死灰。
    出尋方外友,不語又空回。

    45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棱棱之山早雪,淵淵之水先秋。
    靜也虛谷之應,動也閑云之流。
    自憐方外專默,誰與環中至游。

    46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白發半山雪,青瞳兩眼秋,的的環中意,綿綿方外游。
    虛空說法何須口,萬像森羅自點頭。

    47 《葉云仰之謂予有隨軒人作無真詩誚仰之用前韻》 宋·王洋

    方外參軍語太賒,文茵萋斐錦成霞。
    齊王國印封韓信,古戰場文識李華。
    不醉而狂烏變白,以無為有古生花。
    哧燕書自何人計,只問軍中李左車。

    48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奏疏

    49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50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51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52 《項脊軒志》 明·歸有光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

    高中文言文敘事抒情生活

    53 《哭連州凌員外司馬》 唐·柳宗元

    廢逐人所棄,遂為鬼神欺。
    才難不其然,卒與大患期。
    凌人古受氏,吳世夸雄姿。
    寂寞富春水,英氣方在斯。

    懷人友人悲傷

    54 《七言》 唐·呂巖

    周行獨力出群倫,默默昏昏亙古存。
    無象無形潛造化,有門有戶在乾坤。
    色非色際誰窮處,空不空中自得根。

    寫景友情思念

    55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 宋·蘇軾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
    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與可之教予如此。

    悼念觀點

    56 《遠游》 先秦·屈原

    悲時俗之迫阨兮,愿輕舉而遠游。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濁而污穢兮,獨郁結其誰語!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至曙。

    楚辭想象抒懷

    57 《訓儉示康》 宋·司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家訓道理

    58 《同題仙游觀》 唐·韓翃

    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閑小洞幽。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唐詩三百首游歷向往

    59 《梓人傳》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門,愿傭隙宇而處焉。
    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
    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古文觀止寫人故事寓理

    60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 關于方外人的詩詞 描寫方外人的詩詞 帶有方外人的詩詞 包含方外人的古詩詞(13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