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方號的詩詞(551首)

    41 《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方庵》 宋·文同

    眾人庵盡圓,君庵獨云方。
    君雖樂其中,無乃太異常。
    勸君刓其角,使稱著月床。
    自然制度穩,名號亦可詳。
    東西南北不足辨,左右前后誰能防。
    愿君見聽便如此,鼠蝎四面人恐傷。

    42 《廣德軍鹿鳴燕樂語口號》 宋·周必大

    才子雍容入帝京,使君勸駕意殊深。
    騎蟾定喜攀仙桂,鳴鹿先須詠野芩。
    好去玉階方寸近,休辭金盞十分斟。
    明年三月鶯花麗,洗眼宮袍宴上林。

    43 《代人挽妻父號道者》 宋·李呂

    里闬推高足善良,不才何幸玷東床。
    修容方喜超賓館,奠雁翻成舉酹觴。
    晚鐸飄聲空有恨,酸風吹淚不成行。
    諸郎頭角多余慶,褒贈行看為顯揚。

    44 《瀛國公入西域為僧號木波講師》 宋·汪元量

    木老西天去,袈裟說梵文。
    生前從此別,去后不相聞。
    忍聽北方雁,愁看西域云。
    永懷心未已,梁月白紛紛。

    45 《喜雨口號呈陳守伯固十二首》 宋·陳造

    錢輕幣重病吾農,未有奇方起困窮。
    粗遣年豐官糴粟,少令錢幣各通融。

    46 《平江府天申節致語口號》 宋·陳造

    擗麟侑酒紫皇家,降乙開祥寶祚賒。
    又見仙真奉瑤檢,從教日月數金沙。
    星明丙極方呈瑞,燕敞需云共拜嘉。
    壑算的知天與人,大椿何必問南華。

    47 《書法蟹方后》 宋·陳造

    放麑念號鳴,易牛憐觳觫。
    仁心誰獨無,天機或待觸。
    悠悠寄宇宙,往往狥口腹。
    君子一飽適,庖事不到目。

    48 《上元致語口號》 宋·陳師道

    歡聲喜氣塞康莊,妙舞清歌樂未央。
    此節定知隨意好,今宵端復為人長。
    妝成粉白生春色,酒瀉鵝黃射燭光。
    報答風光須一醉,從來千騎貴東方。

    49 《對廳口號》 宋·陳師道

    黃堂窈窕慶佳辰,密坐雍容合搢紳。
    廣樂充庭如在夢,歡聲著物似逢春。
    瞻天已祝無窮壽,盡醉為期莫計巡。
    平世難逢身易老,嶺梅初破酒方醇。

    50 《宣和壬寅十月余游江南二士一日道同月巖方崇》 宋·鄭剛中

    石漏遙空一片天,月巖之號古相傳。
    孤輪高潔誰為比,老樹婆娑亦宛然。
    山礙不容千晨見,崖侵常蝕二分偏。
    故知偽物誰叨時,終竟天教不十全。

    51 《寄題義陵吳簿義方堂》 宋·胡寅

    萬生天地間,靈者乃知義。
    何獨於義明,而利心亦熾。
    茲焉分兩軌,君子小人異。
    錄義一毛輶,百川利趨亟。

    52 《王方叔喪耦》 宋·姜特立

    人生大患身為素,火宅啼號更累身。
    聞道中郎唯有女,不妨半世作閒人。

    53 《昨夜雨又作方此祈禱輒得數語述懷》 宋·虞儔

    淫雨天公不肯晴,區區香火屢哀鳴。
    雨年苦潦民何罪,千里分憂責匪輕。
    已幸早禾方露積,正憐秋稼與云平。
    蓱號莫敗西成好,捩手從為易覆羹。

    54 《方南康席上觀贛妓秀英作墨梅竹》 宋·曹彥約

    南州佳人號秀英,竊弄毛頴親儒生。
    解衣傍若無我輩,疏梅矮竹真天成。
    公主朝妝弄眉墨,誤作鉛華污宮額。
    此君劍器藏鋒釯,張顛緩出公孫娘。
    我來忽見驚心目,張八何生魏何熟。
    酒酣耳熱且勿喧,為我殷勤寫雙幅。

    55 《春月閱報成詩寄呈方漕信儒孚若》 宋·王邁

    邊耗遽如許,廟謨先定無。
    書生良不武。
    夜半說長吁。
    關與表余幾,山陽援正孤。

    56 《靈巖上方》 宋·周弼

    嵯峨樓觀青山頭,昔曾避暑離宮游。
    吳天旌旆墮冥漠,至今古木涵清秋。
    誰聽白紵歌聲接,細撲飛塵石榴葉。
    銀燭吹灰別淚殘,夜半虛廊響行屧。

    57 《代益昌憲運兩司宴制帥樂語口號》 宋·李曾伯

    春風旗鼓擁元戎,萬馬方嘶一洗空。
    不憚八千來劍北,始知十二小齊東。
    將扶灞上真人業,未說隆中宰相功。
    整頓乾坤談笑事,歸來置酒未央宮。

    58 《卜算子·師父重陽號》 元·馬鈺

    師父重陽號。
    煉就重陽寶,紫詔重陽赴玉京,方顯重陽好。
    我為重陽到。
    庵為重陽造。
    特為重陽守服居,符合重陽道。

    59 《術有號莘野釣濱者求詩各與一絕》 宋·艾性夫

    意釣秋江不為魚,六韜尚擬載徵車。
    東南腥血方涂地,何用人間有此書。

    60 《方處士挽詩二首》 宋·戴表元

    不謂高外下,終全玉雪身。
    交猶前輩,吾不似今人。
    別號行鳴雁,遺編感獲麟。
    斂儀應自定,只著古衣巾。

    * 關于方號的詩詞 描寫方號的詩詞 帶有方號的詩詞 包含方號的古詩詞(5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