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新讎的詩詞(62首)

    41 《奉和喬的館宿》 宋·韓維

    蓬萊仙構斗魁旁,遞直初登漢署郎。
    云向城頭收暝色,月從樓角放寒光。
    行看砌菊嗟殘艷,坐對書蕓襲暗香。
    景物過清渾不寐,素經讎罷得新章。

    42 《予初春被病中夏少間勉入省局偶成二十二韻》 宋·強至

    東風吹春來,移疾聊少休。
    寒熱戰予軀,漸如錯春秋。
    侵尋日以劇,謁告牒屢投。
    性命吾自安,所負空食羞。

    43 《楊村四十韻》 宋·李新

    欻行西山隈,茄荻風颼颼。
    陰巖有積雪,竟日無行辀,灘聲下層檐,寫出千古愁。
    斷墟燈火光,慘月神鬼謳。

    44 《高龍學挽詩》 宋·魏了翁

    蜀自開禧后,西垂畏廩秋。
    更經兩單閼,盡棄五邊州。
    新沔依同谷,中梁恃武休。
    匆匆移米領,往往阻金牛。

    45 《浣花即席》 宋·魏了翁

    輕飔濯袢暑,清與耳目謀。
    江山新容態,真意爛不收。
    榜人以戒余,將事東郊游。
    川后且靜波,馮夷亦安流。

    46 《再和浣花韻呈李彭州李參政》 宋·魏了翁

    囅然一開口,天也非人謀。
    江山自舊管,風景仍新收。
    一門令兄弟,而我從之游。
    衛玠珠玉側,李譍神仙舟。

    47 《送安少愚下第東歸》 宋·程公許

    去年游凌云,傳觀一篇書。
    問客誰所作,作者安少愚。
    少愚賓城人,萬里走東吳。
    憫俗日搶攘,正途欲芒蕪。

    48 《岷峨嘆》 宋·程公許

    出門厭氛囂,歸臥集萬感。
    憑高一以眺,忽覺岷峨慘。
    岷發報山色千古同,非煙非霧愁瀋濛。
    杜陵昔歡珠玉走,彼猶有幸天府供。

    49 《嘲解十首》 宋·王邁

    君臣大義等乾坤,兄弟何曾系大倫。
    齊霸分明誅子糾,唐宗決裂用讎臣。
    向時諸老空饒舌,何物狂生又犯鱗。
    一自蔣坡新語出,斯知世有讀書人。

    50 《和翟建大見寄》 宋·董嗣杲

    鄉人誼概如公少,彭澤辭歸過永興。
    合向校讎爭地步,屈于監當負聲稱。
    故家吳苑頻回首,新治淮山任曲肱。
    見說冱寒移足懶,只憑紅粉勝扶藤。

    51 《和清源太保寄湖州潘郎中》 唐·徐鉉

    老大離群一倍愁,谿山風物且淹留。
    {左酉右昷}成春酒誰斟酌,抄得新書自校讎。
    莫似牧之矜曠達,須教子重讓風流。
    恩門舊分知難忘,題取新詩上郡樓。

    52 《吳山廟詩》 宋·釋智圓

    君子尚權變,權變貴合道。
    子胥薦專諸,子光專非好。
    父讎共戴天,乞師恨不早。
    子光既得志,入郢事征討。

    53 《寄題巖經樓》 宋·許月卿

    樓中圖史澹爐墨,中有成都較藝文。
    手澤存焉生舊感,心傳妙處長新聞。
    世科事業無如子,經學源流可致君。
    只恐校讎天祿閣,猿啼樓外滿溪云。

    54 《司馬溫公挽詩五首》 宋·孔武仲

    賜告恩稠疊,聞喪上震驚。
    秋原無喜色,夜雨有悲聲。
    世路嗟存沒,公心達死生。
    蓬山預讎校,新見史書成。

    55 《送滕教婦二首》 宋·陳淳

    驛道芬菲春氣柔,征蹄去去不容留。
    俯辭南國摳衣佩,直向端門拜冕旒。
    璧沼從知新訓導,石渠旋復細刊讎。
    澤民致主淵源學,那或浮沉逐悲流。

    56 《再邊方山驛》 宋·李復

    春過方山驛,依然柳色新。
    昔游嘗弭節,舊記已埋塵。
    往歲讎書客,新恩守土臣。
    南來心不競,時羨北歸人。

    57 《浮萍寄水行》 宋·釋文珦

    浮萍寄諸水,漂流本無要。
    倚水以為命,然后生意蕃。
    女子方在室,怙恃父母恩。
    及其既結發,托身向他門。

    58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59 《上皇八十慶壽赦書至海陵敬成三十二韻》 宋·孫應時

    禹跡乾坤舊,堯天日月新。
    龍躔臨丙午,鳳歷首庚辰。
    卦直三陽泰,時通萬物屯。
    暖音鳴嶰律,淑氣鼓鴻鈞。

    60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韻》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
    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
    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 關于新讎的詩詞 描寫新讎的詩詞 帶有新讎的詩詞 包含新讎的古詩詞(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