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新聞篇的詩詞(160首)

    141 《因曾相士寄韋南雄》 宋·趙蕃

    窈窕梅花嶺,風流燕寢香。
    如聞省條教,復道富篇章。
    近作凡幾首,新來無一行。
    因人問無量,并遣驗徵黃。

    142 《東川節度歌》 宋·程公許

    東川節度兵馬雄,我嘗聞這浣溪翁。
    五百年間人事紛變滅,惟有青山袞袞今古同。
    春官侍郎李太史,沃絲昔日來觀風。
    八年挽爺一炊條例,蔚藍臺上煙雨悉溟濛。

    143 《岷峨嘆》 宋·程公許

    出門厭氛囂,歸臥集萬感。
    憑高一以眺,忽覺岷峨慘。
    岷發報山色千古同,非煙非霧愁瀋濛。
    杜陵昔歡珠玉走,彼猶有幸天府供。

    144 《題墨梅風煙雪月水石蘭竹八軸》 宋·姚勉

    清晨有客南昌來,袖出數幅春風梅。
    芳根不種生綃上,安得的皪霜葩開。
    霜葩能開不能謝,始信筆端生造化。
    細看入趣直欲攀,亦復不知梢是畫。

    145 《富池客中寄范藥莊》 宋·董嗣杲

    客子驚秋易斷魂,江塘落葉雨紛紛。
    蔽江云勢山頭合,隔竹泉聲屋尾分。
    無日不宜閒問酒,有懷猶且強摛文。
    燈窗幾憶同居話,卷里新篇可得聞。

    146 《次李信州七十韻》 宋·華岳

    挺挺萬人杰,堂堂間世賢。
    胸中兵十萬,足下客三千。
    揚賦希三嘆,坡詩和百篇。
    錦囊華似袞,采筆大如椽。

    147 《獻臣學士與余通書因成感詠》 宋·宋庠

    夫君班揚儔,抱槧群玉府。
    久讀未見書,躬抽擊年譜。
    墜緒獲先秦,亡篇出東魯。
    上泝三皇墳,旁探百家語。

    148 《寄淮東總領許叔庸》 宋·章甫

    太平寺里留詩別,江北江南幾秋月。
    那知未著侍臣冠,坐總軍儲持使節。
    平生一飯不忘君,蟠胸萬卷皆經綸。
    聞說別來頭更白,憂國只今能幾人。

    149 《廬陵李英才自制墨與梅花寫真艮齋誠齋又許其》 宋·張镃

    我家種梅三百樹,惱人不特香如霧。
    階前花影二更來,月光到處縱橫住。
    幾回欲畫嗟未曾,李君能事乃爾能。
    素綃竊我當時景,更引夜月花邊升。

    150 《和丹陽徐文度令君》 宋·劉宰

    微生嘆數奇,衰疾久見面。
    遙聞鄉大夫,今日潘懷縣。
    列宿羅胸中,可但書萬卷。
    撫宇究衷曲,誅求無俗見。

    151 《奉酬李時發岳麓見寄》 宋·孔武仲

    秋風入荒城,落葉如飛雨。
    夢寐湘西游,晻暖不可睹。
    昨日得君詩,諷詠日欹午。
    山光相隨來,瀟灑入庭戶。

    152 《送陳養晦教論之象山》 宋·戴表元

    聞說橫經處,潭潭坐翠微。
    開窗見日出,指席有云飛。
    藥市山山古,魚餐水水肥。
    新篇應爛熳,休遣遞筒稀。

    153 《送劉都事五十韻》 宋·方回

    近人于仕宦,如以韓盧獵。
    泰山有不見,得獸夸足捷。
    學問夫何如,有書鑰諸篋。
    府史以為師,僅能署吏牒。

    154 《重次前韻奉酬子由子開叔貢三舍人二首》 宋·蘇頌

    公宴將闌日欲西,酒酣揮汗浥如泥。
    重陪簪橐聯鑣出,仍得篇章滿篋攜。
    直舍恍迷新戶牖,賜書猶識舊簽題。
    豈惟夢想鈞天路,更似聞韶子在齊。

    155 《接伴北使至樂壽寄高陽安撫吳仲庶待制》 宋·蘇頌

    道路傳聞北守賢,就中清尚是河間。
    轅門臥鼓軍無警,幕府賡歌筆不間。
    只合論思居禁闥,豈宜留滯在邊關。
    寧容舊客升堂室,擬請新篇滿篋還。

    156 《杜倅再示前韻繼這二首》 宋·王洋

    不惜分馀為借光,情同結客少年場。
    誰知新拜六篇語,全勝遙聞十晨香。
    自嘆滿頭頻獻白,敢言三俎欲懷黃。
    一瓶一缽煙波里,徑人苕溪向水央。

    157 《寄李元叔》 宋·王洋

    北臺御史共推貧,饑走三吳幾閱春。
    襦袴遠聞歌政績,江山應復助詩神。
    鄉尊耆舊多遺事,地有神山得近鄰。
    料得新篇滿中篋,好分風月寄閑人。

    158 《次姚吏隱惠詩韻》 宋·楊公遠

    相逢一笑信前緣,聞道先吾豈較年。
    灑落襟期良夜月,沖融氣宇小春天。
    喜評曲直人間事,懶問肥磽郭外田。
    忙里依然清興在,時時不吝惠新篇。

    159 《參政瞿公之孫東廣機宜德遠惠收若詩以能問于》 宋·曾豐

    高廟中興初十年,大參內制余百篇。
    心聲之發動夷夏,手澤所存傳子孫。
    得其傳者孫之嫡,參自道根至枝葉。
    一元生二二生三,萬特取千千取百。

    160 《次典巖老贈昭袒韻》 宋·曾豐

    太初寂無聞,其中涵大音。
    淵明竊知之,寫以無弦琴。
    曾可入乎耳,無乃聽以心。
    子新嗜聲詩,失寢夜廢衾。

    * 關于新聞篇的詩詞 描寫新聞篇的詩詞 帶有新聞篇的詩詞 包含新聞篇的古詩詞(1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