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新聞篇的詩詞(160首)

    21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 唐·元稹

    喜聞韓古調,兼愛近詩篇。
    玉磬聲聲徹,金鈴個個圓。
    高疏明月下,細膩早春前。
    花態繁于綺,閨情軟似綿。

    唐詩三百首寫景月亮寫水思鄉

    22 《答夢得聞蟬見寄(一作新蟬酬劉夢得見寄)》 唐·白居易

    開緘思浩然,獨詠晚風前。
    人貌非前日,蟬聲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聽罷無他計,相思又一篇。

    23 《答夢得聞蟬見寄(一作新蟬酬劉夢得見寄)》 唐·白居易

    開緘思浩然,獨詠晚風前。
    人貌非前日,蟬聲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聽罷無他計,相思又一篇。

    女子宮怨

    24 《謝人寄新詩集》 唐·齊己

    所聞新事即戈矛,欲去終疑是暗投。
    遠客寄言還有在,此門將謂總無休。
    千篇著述誠難得,一字知音不易求。
    時入思量向何處,月圓孤憑水邊樓。

    25 《公辟枉道見過獲聞新詩因敘嘆仰》 宋·王安石

    青丘神父能為政,碧落仙翁好作詩。
    舊事齊兒應共記,新篇楚老得先知。
    懷磚大峴如迎日,供帳閶門勝去時。
    若與鴟夷斗百草,錦囊佳麗敵西施。

    26 《送吳生南歸》 宋·歐陽修

    自我得曾子,於茲二十年。
    今又得吳生,既得喜且嘆。
    古士不◇出,百年猶比肩。
    區區彼江西,其產多材賢。

    27 《雅去鵲來篇》 宋·劉宰

    昨日雅鳴繞庭樹,道上行人色驚懼。
    試呼行者問如何,身為戶長催殘稅。
    稅殘自昔稱難理,三年尤非四年比。
    加之逐保有逃戶,每一申明官長怒。

    28 《奉和圣制龍池篇》 唐·姚崇

    恭聞帝里生靈沼,應報明君鼎業新。
    既協翠泉光寶命,還符白水出真人。
    此時舜海潛龍躍,此地堯河帶馬巡。
    獨有前池一小雁,叨承舊惠入天津。

    愛情組詩

    29 《奉和苑舍人宿直曉玩新池寄南省友》 唐·沈東美

    傳聞閶闔里,寓直有神仙。
    史為三墳博,郎因五字遷。
    晨臨翔鳳沼,春注躍龍泉。
    去似登天上,來如看鏡前。

    言懷

    30 《賀新郎》 宋·劉學箕

    已,用辛稼軒金縷詞韻述懷。
    此詞蓋鷺鷥林寄陳同甫者,韻險甚。
    稼軒自和凡三篇,語意俱到。
    捧心效顰,輒不自揆,同志毋以其迂而廢其言

    中秋節望月懷人

    31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華內翰》 宋·梅堯臣

    時不選數老獨嗟,鬢毛未變目未花。
    愛公深殿見桃李,長才高詠無能加。
    紅英灼灼弄日色,穠艷皎皎生鉛華。
    長廊重幕風不動,映柳黃鶯吟未涯。

    32 《道過成蹊菴偶成舊風一篇》 宋·白玉蟾

    笑把青藜出武夷,不辭千里記幽奇。
    吐吞風月一壺酒,拈弄溪山萬首詩。
    道過星河駭雙目,萬灶清煙纏華屋。
    老巖峭拔森翠屏,大江東去流蒼玉。

    33 《次韻侯宣城疊嶂樓雙溪閣長篇》 宋·蘇轍

    作官如負擔,一負當且馳。
    不知息肩處,妄問道遠邇。
    我乘章江流,卻入宛溪水。
    舍舟陟崔嵬,行路極旬已。

    34 《再次韻后篇戲朱》 宋·陳造

    似聞新醖敵宜城,想對檐花又獨傾。
    別乘工為海鯨吸,廣文當念露蟬清。
    投醪頻遣春浮頰,盜印寧無夜闖營。
    約束長須牢閉戶,甕間防有畢先生。

    35 《寄伯宣尚書士常吏侍二首》 宋·方回

    林下休官已七年,新聞偶到白云邊。
    一時人物歸司命,二老儒臣筦吏銓。
    嚴子釣臺跧舊隱,山公啟事玷群賢。
    驅馳力盡心徒在,聊信歸鴻寄短篇。

    36 《新開小軒晁子西有詩以韻答之二首》 宋·郭印

    我無先世英,敢望燕臺筑。
    譬如坎井蛙,拘虛徒窘束。
    又如鷦鷯巢,所寄一枝足。
    名不聞公卿,跡非侶樵牧。

    37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38 《屈原列傳》 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39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40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 關于新聞篇的詩詞 描寫新聞篇的詩詞 帶有新聞篇的詩詞 包含新聞篇的古詩詞(1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