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新綬的詩詞(239首)

    141 《鷓鴣天壽》 宋·胡于

    阿母蟠桃下記春。
    長沙星里壽星明。
    金花羅紙新裁詔,具葉傍行別綬經。
    同龍子,祝龜齡。
    天教二老鬢長青。
    明年今日稱觴處,更有孫枝滿謝庭。

    142 《沁園春(壽陶守)》 宋·姚勉

    鶴發鴉髫,歡捧霞觴,酌丹井泉。
    慶湘山峰頂,飛來古佛,劍池洞里,活底神仙。
    春雨慳時,千金斗粟,民仰使君為食天。
    公知否,只活人陰德,合壽千年。

    143 《洞仙歌(代壽李尉儒人)》 宋·翁溪園

    幾番梅雨,蒲風過、端陽後。
    細數月輪,猶待雙蓂秀。
    戲彩華堂宴,設帨朱門右。
    酌金荷,爭獻壽。

    144 《酹江月(壽太守母八十·正月初一)》 宋·黃革

    堂堂卿月,奉君恩來作,潛藩賢守。
    喜遇慈闈年八十,特向新下稱壽。
    千里春風,滿堂和氣,是處歌聲奏。
    荷衣紫綬,捧觴齊上春酒。

    145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46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47 《贈虞部員外郎譚公昉致仕》 宋·周敦頤

    清時望郎貴,白首故鄉歸。
    有子紆藍綬,將孫著彩衣。
    松喬新道院,鶴老舊漁磯。
    知止自高德,寧為遁者肥。

    148 《送程給事知越州》 宋·畢仲衍

    朝回鳴櫓下東流,人自承明向越州。
    印綬光華將過里,江山蕭灑去迎秋。
    香銷瑣闥成新夢,云映蓬萊識舊游。
    須體圣心圖任切,鑒湖雖好莫淹留。

    149 《水調歌頭·風雨卷春去》 宋·衛宗武

    風雨卷春去,綠紫總無馀。
    窈窕一川芳渚,軟草接新蒲。
    楊柳垂垂飄絮,桑柘陰陰成幄,殷綠正棻敷。
    遷木鶯呼友,營壘燕將雛。

    150 《玉蝴蝶 間居》 元·梁寅

    天付林塘幽趣,千章云水,三徑風篁。
    雖道老來知足,也有難忘。
    旋移梅、要教當戶,新插柳、須使依墻。
    更論量。

    151 《玉蝴蝶 間居》 元·梁寅

    天付林塘幽趣,千章云水,三徑風篁。
    雖道老來知足,也有難忘。
    旋移梅、要教當戶,新插柳、須使依墻。
    更論量。

    152 《寄成都蔣密學》 宋·向傳式

    欽聞宥密綴榮班,西顧分憂輟鉅賢。
    乍領蜀都新印綬,應懷越國舊風煙。
    流觴雅趣人多羨,正俗佳名世永傳。
    圣主倚毗閒未得,重來游賞是何年。

    153 《海棠》 宋·張冕

    海棠栽植遍塵寰,未必成都欲詠難。
    山木瓜開千顆顆,水林檎發一攢攢。
    初疑紅豆爭頭綴,忽覺燕脂眾手丸。
    西蜀僧家根撥小,南荊宮舍樹支寬。

    154 《贈良坦侄知永嘉》 宋·趙與辟

    墨綬銅章拜命新,鳴琴之治在于今。
    花封佇見風流似,柳舍休教別人殷。

    155 《十二月樂章》 未知·李德

    正月東方日出香茸茸,長條短條花眼紅。
    柔云弱雨暗填空,茫茫蝴蝶破春風。
    鸞帕抹煙山夢濃,蕭颯愁思開暝容。
    江頭溘溘水聲動,微和著柳黃金重。

    156 《哀孫炎》 明·夏煜

    垂老戎馬間,相知復何有。
    幼與孫炎交,于今俱白首。
    炎也雅好詩,落魄惟耽酒。
    醉中有神助,不放持杯手。

    157 《南旺挑河行》 明·謝肇淛

    堤遙遙,河彌彌,分水祠前卒如蟻。
    鶉衣短發行且僵,盡是六郡良家子。
    淺水沒足泥沒骭,五更疾作至夜半。
    夜半西風天雨霜,十人八九趾欲斷。

    158 《長安道》 明·于慎行

    東出灞陵橋,回望長安道。
    煙花萬戶暖風輕,羅綺千門明月曉。
    漢家宮闕郁岧峣,碧閣珠樓倚絳霄。
    丞相衣冠蒼玉佩,將軍甲第赤欄橋。

    159 《和楊同州寒食干坑會后聞楊工部欲到知予與》 唐·白居易

    往來東道千余騎,新舊西曹兩侍郎。
    家占冬官傳印綬,路逢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馬經寒食,指點三峰過故鄉。
    猶恨干坑敷水會,差池歸雁不成行。

    160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亞列出領麾幢十韻》 唐·杜牧

    帝命詩書將,壇登禮樂卿。
    三邊要高枕,萬里得長城。
    對客猶褒博,填門已旆旌。
    腰間五綬貴,天下一家榮。

    * 關于新綬的詩詞 描寫新綬的詩詞 帶有新綬的詩詞 包含新綬的古詩詞(2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