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新篇章的詩詞(182首)

    101 《經筵講詩徹章進詩》 宋·樓鑰

    圣主承丕祚,于今歲幾遷。
    昭回光飾物,剛健位乘乾。
    善治新更化,當陽獨攬權。
    誅鉏及共鯀,擢任列閎顛。

    102 《因曾相士寄韋南雄》 宋·趙蕃

    窈窕梅花嶺,風流燕寢香。
    如聞省條教,復道富篇章。
    近作凡幾首,新來無一行。
    因人問無量,并遣驗徵黃。

    103 《贈白湛囦》 宋·衛宗武

    老窮蟄一室,獨與圣賢對。
    禰刺倏在前,喜有佳士至。
    此客可曾有,良覿今愛遂。
    夫豈燥濕同,未易折柬致。

    104 《病中修實錄》 宋·馬廷鸞

    明圣當陽四十春,十年供奉感孤臣。
    云龍幄幕天容邇,河漢篇章帝墨新。
    正始遺音危絕縷,貞元舊曲慟沾巾。
    焚膏痛記烏號旦,目斷稽山欲叫旻。

    105 《六客堂》 宋·王炎

    一樽相屬更何人,六客當年事已陳。
    扁榜特書名尚在,篇章深刻字猶新。
    關心吏事方窮日,企踵前賢分絕塵。
    涉筆符移憂百謫,偷閒來此一嚬呻。

    106 《淳熙己亥歲傅子淵勸予無弄文墨自是絕意筆研》 宋·項安世

    兒時月露與風云,半世調場罷策勛。
    老子今年新有興,良朋嗔我久無文。
    不妨翰墨鳴斯事,聊遣篇章記所云。
    不見衡州傅文學,春來雩詠滿湘濆。

    107 《送吳叔揚通判代州》 宋·孔武仲

    雁門襟喉地,北瞰單于城。
    漢騎罷深入,塞垣春草生。
    題輿當遠去,磴道歷崢嶸。
    載路壺漿饋,出郭幡旗迎。

    108 《又次韻馮文度春晚二首》 宋·陳棣

    花梢疏雨下巫陽,酒面新鵝拂嫩黃。
    老去光陰春苦短,閒中氣味日偏長。
    方塘水滿丙鱗躍,故壘泥空乙羽忙。
    剩作篇章酬節物,忍令相背去堂堂。

    109 《丁酉元日年七十一》 宋·方回

    晚節詩如白樂天,每逢元日有新篇。
    九臚唱第今三紀,七袠開端又一年。
    風雪五年憐過馬,兒孫百指望歸船。
    老身窮健無煩惱,猶倚文章賣酒錢。

    110 《答李晝宣德示詩卷》 宋·李復

    志學長年患小成,五言今喜繼家聲。
    因君筆墨多新語,滿路云山得美名。
    才業未堪高臥顯,篇章自欲以文鳴。
    歸時正是春風好,擁轡應教取次行。

    111 《司空平章軍國事贈太師開國正獻呂公挽辭五首》 宋·蘇頌

    漢代明經相,唐朝鎮俗賢。
    時方尊長孺,天遽奪公權。
    袞冕頒新隧,笳簫入故阡。
    文成內外服,二美冠周篇。

    112 《重次前韻奉酬子由子開叔貢三舍人二首》 宋·蘇頌

    公宴將闌日欲西,酒酣揮汗浥如泥。
    重陪簪橐聯鑣出,仍得篇章滿篋攜。
    直舍恍迷新戶牖,賜書猶識舊簽題。
    豈惟夢想鈞天路,更似聞韶子在齊。

    113 《古詩贈沈約之》 宋·王洋

    蘇端薛復同黃土,海內文章誰接武。
    即今七字續長言,沈子揮豪照今古。
    朝為百賦更賈勇,暮作千詩猶奮怒。
    補天彩筆不費工,卷地奔風隨插羽。

    114 《用山谷新詩徒拜嘉之句為韻賦五篇報尹直卿》 宋·曾豐

    自唐大歷后,二百年無詩。
    太史豫章公,崛起江之西。
    雖葩卒以正,況淡時乎奇。
    織錦良獨難,但要得錦機。

    115 《項堯章惠二長韻姑賡前篇敬復》 宋·曾豐

    飄然逸思發于天,三百年間一謫仙。
    歌調譙歟追白雪,頌聲行矣擅甘泉。
    山林新筑夢歸處,學校舊游愁到邊。
    回首不堪更開口,相過聊復茗甌傳。

    116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117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18 《文賦》 魏晉·陸機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每自屬文,尤見其情。
    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秋天寫景詠物菊花

    119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120 《放言五首 并序》 唐·白居易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
    而體律,意古而詞新。
    予每詠之,甚覺有味,雖前輩深于詩者,未有此作。

    哲理

    * 關于新篇章的詩詞 描寫新篇章的詩詞 帶有新篇章的詩詞 包含新篇章的古詩詞(1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