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野馬相追奔,百年夢境更起仆。是中諸妄要掃刮,努力良心自成就。舞雩春風沂水側,當日群公切磋究。大途九軌自可識,廣居安宅寧當僦。
家學今三世,儒流甫七人。生涯無窶悴,存沒幾酸辛。父干真吾責,孫枝見汝新。提攜從總丱,成長及冠巾。
棲遲下國傷蹉跎,更生父子交琢磨。雀羅門外賓客省,三膻堂中經史多。菑川起奉太常策,風雅先入光祿科。人間盛事有如此,東平江夏今如何。
不是長江派,因何亦好吟。從知世味淡,自覺野情深。科舉無名字,案頭唯古今。新銘為讀盡,可惜老山林。
雨余新惹一番愁,展轉衾寒客思悠。獻璞又添今日恨,登科空負昔人羞。林泉水石君先到,京國風塵我尚留。若為浮名苦憔悴,前春行釣巨鰲頭。
清望醉翁族,俊聲童子科。三千新奏牘,百二舊山河。孰是披沙者,其如抱璞何。世終無棄劍,越砥可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