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文化的詩詞(240首)
221
《次韻山居》 宋·方岳
文如翻海百川朝,不說從前兩耳囂。
徑與此山俱寂寂,未應吾道竟寥寥。
一生不辦雕龍口,十萬誰纏騎鶴腰。
但得草茅化歇去,何如快活有新條。
222
《贈黃道士思成祈雨感應》 宋·姚勉
丁巳孟秋春戊午,不雨三時嗟旱苦。
低田高垅皆黃埃,佳種幾成不入土。
富家倉廩鐵灌鎖,民腹為雷淚為雨。
更遲十日天不問,血肉磨牙總豺虎。
223
《立春》 宋·胡仲弓
移文火急報花神,好趁陽和去問津。
未轉頭間猶是臘,一彈指頃便為春。
梅先得志求專寵,柳亦趨時愿效顰。
造化但隨人事改,幾回妝點幾回新。
226
《送人赴闕》 宋·張嵲
宗廟璵璠器,皇家柱石臣。
策名存紫府,佐世值昌辰。
德懋膺宸眷,才雄處要津。
文辭追賈馬,賓望并荀陳。
227
《寄馮賀州》 宋·劉黻
鳴鳳起朝陽,斯文氣脈昌。
諫書留北闕,詩筆化南荒。
湖柳生新意,岡梅續舊芳。
相期功行遠,何但說龔黃。
229
《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 宋·陳棣
壑主臨軒達四聰,皎如麗日明高穹。
傾葵發蔀燭幽隱,熙然萬物還春風。
鼎新百度躋時雍,西垣東省羅鹓鴻。
鋒車趣召無虛日,高陽才子咸登庸。
230
《和樞上人評詩》 宋·陳宓
贈我古錦囊,詩卷若筍束。
吟頭久不掉,邂逅適我欲。
刺眼訝龍蛇,遠意追鴻鵠。
陋語固自愧,高詞敢虛辱。
231
《古田女》 宋·陳普
昔年過饒州,一事獨希差。
清川浴婦人,以書不以夜。
上流濯垢膩,下流汲歸舍。
供佛與事尊,共用如啗蔗。
232
《草堂》 宋·郭印
草堂何處覓,云黯浣花溪。
棟宇已非昨,松竹尚依依。
荒坡臥頹日,寒浪搖清飔。
萬象不禁寫,吟哦想當時。
234
《造袁州浮橋語》 宋·釋印肅
普庵教化修浮橋,信心自肯大豐饒。
解脫皆因不思議,度人無量永趙遙。
秀江千古源何極,非干今日與明朝。
一生補處誰知有,萬德咸歡寂體寥。
236
《緣識》 宋·宋太宗
元正享從此日,萬物咸新利貞吉。
送舊迎春一夜來,三元為首眾情得。
萬彙潛臻俱是泰,玄化昭彰天作蓋。
氣和玉燭調陰陽,磨礱整頓智有代。
237
《緣識》 宋·宋太宗
大丈夫兮兼文武。
君子能仁潛喜怒。
強明非是盡周旋,滿眼真如不自取。
三春花卉正芬芳,發作癡迷我也狂。
238
《對廳口號》 宋·喻良能
歡聲喜氣溢黃堂,解慍風清化日長。
簪紱盡傾千里目,冕旒遙祝萬年觴。
韻敲碧玉檀欒嫩,色斗紅妝菡萏香。
共慶龐恩新浹洽,圣君文母壽無疆。
240
《聽查八十彈琵琶》 明·王稚登
查翁琵琶天下聞,奇妙不數康昆侖。
六月虛堂發清響,泉鳴木落浮云昏。
人言琵琶出胡族,君今彈之戛哀玉。
邊雨夜裂交河冰,朔風秋折穹廬竹。
* 關于新文化的詩詞 描寫新文化的詩詞 帶有新文化的詩詞 包含新文化的古詩詞(240首)